1、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版)测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从 ( )年秋季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 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2. ( )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 )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 )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4.儿童期是()的启蒙期,小学阶段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5.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 ) , 强 化 ( ),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6.发挥法治在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中的作用,引导
2、人们自觉履行( )、 ( )、 (7.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指出:小学低年级(1-2年级)要求认知( )及标志。8.要充分利用主题教育、( )、党团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全过程、全要素开展法治教育。9.要全面落实()要求,把法治精神、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落实在学校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各个环节。10.要大力加强法治教育( ),通过多种途径,保证每 所中小学要至少有( )名受过专业培养或者经过专门培训,可以胜任法治教育任务的教师。11.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 )、( )、( )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12.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
3、学 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 )、生活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13.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 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 ),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14.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15.教学活动要注意活动之间的(),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16.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 )之中。17.不满( )周岁是不可以在道路上骑自行车的。18.自 ( )年起,每年的11月9日为全国消防宣传活动日。19. 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 品德与生活课
4、程具有的基本特征是生活性、 ( )、 ( )。20.神舟五号飞船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 )个有能力将宇航员送上太空的国家。二、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1.了解不同民族生活习惯和独特风土人情是“多彩的民族风情”主题中的一个重要活动内容,泼水节是( )传统节日。A. 彝族 B. 布依族 C. 傣 族D. 蒙古族2.一国两制的基础是( )。A.实行“两种制度”B.一个中国C.在港澳台地区实行高度自治 D.坚持社会主义制度3.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追求的是( )。A. 教育的思想性和人文性B. 教育的实践
5、性和有效性C. 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D. 教育的综合性和人文性4. “将垃圾分类”是主题“美,就这么简单”中的一个操作性活动,其目的是激励学生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下列( )是可回收的垃圾。A. 霉变食品、碎玻璃片B. 废弃衣服、废弃电池C. 报纸、矿泉水瓶D. 烟头、建筑垃圾5.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是一个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巧妙地揭示了走出困境的一个方法是( )。A. 坚持就是胜利B. 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C. 相信自己,迎难而上D. 决不回头6. “富饶的物产”主题向学生展示了我国丰富的物产资源,以下( )不属于东北三宝。A. 人参 B. 灵芝 C. 鹿茸 D.貂皮7.故事“砍倒
6、樱桃树的小男孩”为学生树立了一个诚实勇敢的榜样,让学生懂得( )也是诚实的一种表现。A. 说出自己的想法B. 说的和做的一样C. 勇于承认错误D. 敢于说“不知道”8. “网瘾”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陶宏开教授 根据自己的成功个案,总结出帮助孩子戒除网瘾的三大诀窍“爱心、耐心和责任心”,你认为这是( )的方式。A. 树大自然直 B. 响鼓需重锤C. 润物细无声 D.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9.让学生明白:如果危险发生了,不要慌张,要学会自救,保护自己。乐乐的衣服着火了,他不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 脱下衣服 B. 用冷水浇 C. 迎风跑出D. 就地翻滚10. 我的同学和老师单
7、元教学中,设计“我给老师画张像”的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的( )。A. 动手能力 B. 爱老师的情感C. 创造能力 D. 绘画能力11.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因城市气候特点而得名的“气象名城”有好几个。其中“日光城”是指( )。A. 重庆 B. 乌鲁木齐 C. 南京 D. 拉萨12.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他说: “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写作上了。”他所表达的意义是()。A. 相信自己 B. 认真负责C. 珍惜时间D. 谦虚谨慎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词作者和曲作者分别是( )。A.田汉;洗星海 B.聂耳;贺敬之C.田汉;聂耳 D.聂耳;洗星海14.关于道德的说法正确的是( )。A.道
8、德就是做好人好事 B.道德就是和平C.道德是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特殊行为规范D.做事符合他人的利益就是道德15. 小学德育课程教师组织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 ) 服 务 。A.活动目标 B.活动重点 C.活动难点 D.活动内容 16.中国提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以来,全球 建设,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有了空前提升, “ 一带一路”是指( )A.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B.亚非欧经济带和丝绸之路C.亚非欧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D.亚欧经济带和丝绸之路17.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是()A.和平与发展B.和平与合作C.合作与竞争D.和平与竞争18.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9、,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 )之所在。A.根本利益 B.战略利益 C.重要利益 D.国家利益19.在下面关于科学技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科学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没有什么负面影响。B 科学技术对推动世界文明进程作出了巨大贡献。C 科学技术是对付封建迷信的法宝。20.哪种教学形式是为了让儿童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经验、知识等,而有目的地创设某种情景,令其经历的仿真性演习活动? ( )A、欣赏 B、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C、参观访问 D、操作性、实践性活动三、 简答题(30分)(一)结合新课标和儿童发展特征,谈谈你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采用的一些教学方法。 (15分)(
10、二)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 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活动案例:老师: “今天,我们来吃一次特别的午餐,大家都假 装自己的手臂不能弯曲。你需要确定如何不必弯曲手臂就可以进食!怎么办呢?”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回答下列问题:1.这个活动表达的是一个什么价值主题? (5分)2.在儿童的生活中,你认为还有哪些价值(或品质)的发展很重要。 (至少列举5种品质。10分)2022新版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解读注重核心素养培育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2022 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11、 年版),对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标志着将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贯彻到义务教育阶段,形成小学、初中、高中的一致性要求。其中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 准(2022年版),坚持核心素养导向,对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提 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深刻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新要求,是理解和实施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关键。因此,本文拟从整体把握、要素分析两个角度对道德与法 治课程的核心素养要求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学生核心 素养的培育途径,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落实,不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整体把握:道德与法治课程对核心素养认识的深化
12、从核心素养研究与发展历程来看,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 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核心素养的要求和具体描述,与之前 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等相关研究内容是一 脉相承的。因此,要从整体上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培养学生 核心素养的新要求,首先必须了解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核心 素养是近年来在国际上受到普遍关注的热点。我国对核心素养 的关注,始于2013年。当年,由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的近 百名研究人员组成联合课题组,开始了历时三年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正式发布, 成为我国关于核心素养研究的首个重要成果,为其后核心素养 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提
13、供了根据和基础。2018年1月,普通高中 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发布,正式提出了对学科核心素养 的新要求,使核心素养培育从抽象理念变成了可以落实于教育 教学的实践指导。2020年1月,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发布,将核心素养培育理念和实践拓展到中等职业教育阶段。2020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出了“ 一核四层四翼”的评价要求。其中“四层”之一就是指“学科素养”(这里的学科素养 与前述几个标准所讲的核心素养有一定差异,需要明确区分)。 2022年4月,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发布,将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与实践要求贯彻到了义务教育阶段,充分体现了核心素养培育的一
14、致性要求。要理解义务教育阶段 道德与法治课程对核心素养认识的深化,就需要将该课程与中 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思想政治学 科核心素养培育要求联系起来,从而理解义务教育道德与法 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核心素养认识的深化、对核心素养培育的推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核心素 养的具体表述,体现了对核心素养研究的深化。关于什么是核 心素养,目前国内最早的权威界定是林崇德教授及其研究团队 在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修订版)中提出的,即“核 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 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26。
15、 2018年1月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年版),将核心素养进一步与学科育人价值关联,对学科核心 素养的基本内涵进行了界定,即“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 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4。关于核心素养基本内涵的这一表述在普通高中各门课程标准中都得到一致的体现,主要强 调核心素养的培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中等职业学校 思想政治、语文和历史课程标准沿用了这一界定。之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根据党和国家重大指导思想的新变化进行了一次修订。在修订的基础上,教育部于2020年5月发布了普通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
16、0年修订),将这一表述 中的“正确价值观念”改为“正确价值观”34。从中国学生 发展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所关注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到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所强调的 “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体现出核心素养的内涵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完整。2022年4月,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年版),综合运用上述有关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充分体现了对核心素养认识的深化,明确提出了对核心素养的最新理解。在义务教育阶段16门课程标准中,有关核心素养内涵的表述体 现出差异化。其中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英语、俄语、日语、 物理、地理、信息科技、艺术等课程将核心素养表述为:“核 心素养是课程育
17、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 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45这一表述基本沿用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界定,将“学科”调整为“课程”,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与高中阶段的学科 化特征的区别。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采用了基本类似的表述,但在“育人价值”方面沿用了高中阶段的相关表述,仍然使用了“学科育人价值”,而不是“课程育人价值”。义务教育语 文、历史两门课程的相关表述同道德与法治课程相一致,但在 顺序上将“课程育人价值”置于后面,而将“正确价值观、必 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置于前面。科学、生物学、劳动等课程在 相关表述中将所属学科置于课程之前,特别是劳动课程还强调 了
18、“学习和劳动实践”。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相关表述突出了“正 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但没有强调“是课程育人 价值的集中体现”。数学课程没有关于核心素养内涵的表述, 而是直接以“核心素养构成”和“核心素养表现”分别说明学 生完成数学课程的学习之后应该具有的核心素养表现特征。从 以上各门课程有关核心素养的差异化表述可以看出,义务教 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坚持核心素养导向的同时,给予各门课程体现学科特性的更多空间,进而更好地体现了核心素养在各门课程中的差异和侧重点。从高中课程标准中 “学科核心素养”的一致性表述,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核 心素养”的差异化表述,体现了义务教育课程对
19、核心素养认识 的深化以及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差异化课程要求,使我们对核心素养的认识更为准确和全面。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核心素养 的表述在体现课程性质方面有显著表现。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 素养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有关核心素养的界定相比较,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核心素养的界定延续了“育人价值的表现”和“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 和关键能力”等核心内容,体现了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一体化, 强调了核心素养培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同时更加突出了道德 与法治课程的综合性。应该说,普通高中的思想政治课涵盖多 学科内容,因而也具有综合学科的属性。但从高中课程体系而 言,
20、使用“学科”区分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容差别还是比较明确 的。而道德与法治课程在综合性上表现更为突出,更具有“跨 学科”的属性,用“课程”比用“学科”更为准确。 义务教 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其中有4处使用了“学 科”,分别是“学科逻辑”“学科知识”(2处)和“学科教育专 家”,而使用“道德与法治课程”则多达24处。由此,我们可 以看出,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所强调 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要素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对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目 标部分,按照“总
21、述+分述”的形式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培育核心 素养提出了新要求,并分别对各要素进行了说明。 义务教育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总述”的形式,明确回 答了三个基本问题:(1)什么是核心素养;(2)道德与法治课程 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包括哪些要素;(3)这些要素对学生成长的价值何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 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道德与法 治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 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政治认同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 接班人必须具备的思想前提,道德修养是立身成
22、人之本,法治 观念是行为的指引,健全人格是身心健康的体现,责任意识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45针对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 识这五个核心素养基本要素,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2022年版)从基本内涵、主要表现和育人价值三个方面分别细化了相应的要求。在核心素养要素部分,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采用 “1+3”的方式,对核心素养的各要素进行 了详细说明。 “1”为要素名称,“3”则是指各要素的基本内 涵、主要表现和育人价值。道德与法治课程对核心素养的具体 要求主要体现在“3”所涉及的各部分内容中。要明确道德与 法治课程对核心素养培育的具
23、体要求,就要了解核心素养各要 素的主要内容,深刻理解各要素的基本内涵、主要表现和育人 价值,以及确定各要素主要内容的学理依据。政治认同的基本 内涵是指“具备热爱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 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以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能够自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5。政治认同这一要素的名称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要素“政治认同”完全一致,相关表述更为凝练。2019年9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发表讲话,提出 “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5300。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
24、准(2022年版)关于“政治 认同”内涵的相关表述,其依据来自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讲话 内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落 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 使命激励人”674的具体要求。政治认同的主要表现包括政 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家国情怀三个方面。其中“政治方向”强 调:明确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为指导;“价值取向”强调: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 进中华民族价值认同,增强文化自信;“家国情怀”强调:对家 庭有
25、深厚的感情,热爱家乡,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政 治认同的育人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有助于他们形 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 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6道德修养的基本内涵是指“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把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46。这一要素在普通 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中并未出现,但其核心内容在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标准中均有所涉及,只是具体要求有所差异。道德修养的主要表现包括个人品 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的 内容
26、体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 准(2022年版)对道德修养加以细化,对道德修养基本内涵的 表述源自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 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的相关内容,并根据义务教育阶段的学 生特点进行了微调。 “养成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热爱劳动等 个人美德和优良品行”以及“做家庭的好成员”“做社会的好 公民” “做未来社会的好建设者”是道德修养的培养目标,为 道德养成指明了方向。道德修养的育人价值主要在于:“培育学生的道德修养,有助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增强民族气节,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形成健全的道德认知和道德
27、情感,发展良好的 道德行为”47。需要说明的是,“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道德修养及育人价值的阐释,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最新要求。法治观念的基本内涵是指“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权利义务相统一的理念,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人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为”47。法治观念这一要素在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中均被称为“法治 意识”。法治观念是当前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党 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 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要求。这一 要求落实于2016年由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
28、联合印发 实施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法治观念的主要表现包括宪 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利义务相统一、守法用法 的意识和行为以及生命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等五个方面。 其中,前三个方面与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学科核 心素养的要求一致。 “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行为”体现了青少 年法治教育大纲的要求,并突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成长特 点,侧重于民法典、日常生活和未成年保护等方面的要求。“生 命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体现了教育部2021年10月发布 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的相关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应将这里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与后面“健 全人格”中 “珍爱生命”的内容
29、相区分。这里的“生命安全 与健康教育”强调的是防止受到外来的伤害,而“珍爱生命” 强调的则是自我对生命的态度和理解。法治观念的育人价值在 于:“培育学生的法治观念,有助于他们形成法治信仰和维护公 平正义的意识,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47。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法治观念的育人价值与培养目标同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课标要求也是一致的。健全人格的基本内涵是指“具备正确的自我认知、积极的 思想品质和健康的生活态度”47。有关健全人格的内容,在 统编教材中有所呈现,这也是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2022年版)所强调的内容。健全人格的育人价值表
30、现为有助 于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养成积极的心理品质,提高适应社会、应对挫折的能力”48。这一育人价值和培养目标与“身心健康的要求”是一致的。责任意识的基本内涵是指“具备承担责任的认知、态度和情感, 并能转化为实际行动”48。这一要素与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 学校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公共参与”有相似之处,然 而在呈现方式上有所差异。主人翁意识、担当精神和有序参与 是责任意识的主要表现。“新时代中国青年以更加自信的态度、 更加主动的精神,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参与社会发展进程,展 现出积极的社会参与意识和能力,成为正能量的倡导者和践行 者。”8培育责任意识,就是为义务
31、教育阶段学生的成长提供 基础。与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相比,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所强调的责任意 识在条理性和逻辑性方面更加清楚,更有助于发挥其育人价值, 有助于学生“提升对自己、家庭、集体、社会、国家和人类的责任感,增强担当精神和参与能力”48。课程变化:一、新课标修订原则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安全、 生命安全与健康等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增强课程思想性。 加强一体化设置,促进学段衔接,提升课程科学性和系统性。进一步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有价值的课程内容,减负提质。强化课程综合性
32、和实践性,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 心素养。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 发展需求。与时俱进,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科学技术进步新成果。二、课程方案的主要变化优化了课程设置。将小学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原思想品德整合为“道德与法治”,进行一体化设计。三、2022版新课标与2011版课标的变化对比表(一)“课程性质”的变化 “思想品德课程”全部改为“道德与 法治课程”。(二) “课程理念”的变化四、 小结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新”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的优化和“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学业质量标准”两个关键概念的提出。1.优化课程设置。将
33、小学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原思想品德整合为“道德与法治”,进行一体化设计。2.明确了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课程标准表述为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3.明确了课程内容的五大主题。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学生实际生活为基础,分 学段按主题对内容进行科学设计,建构学段衔接、循序渐进、螺 旋上升的课程体系。第四学段(79 年级)分为生命安全与健康 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具体来说,它将2011年版的课程内容(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 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重新整合、归类,且重点更加突出。其中,法治教育占比最大
34、,其次是革命传统教育。4.增加了学业质量的标准、课程实施的评价建议更新。学业质量描述与“课程目标”中的“学段目标”相对应,强调素 养导向,注重培育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将提高综合性、开放性、应用型、探究性 试题比例。探索素养导向的命题方式。试题设计要在情境创设、任务设置、评分方式等方面有所突破。试题立意和考查内容应有利于促进教学方式改革,充分体现课程政治性、思想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这提示我们,死记硬背的填鸭式“硬灌输”已经不再适用。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中,将更加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引导 学生了解国家发展和世界发展大势,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立志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