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单元内容分析单元内容分析 五年级全册教材有关民族音乐内容分析五年级全册教材有关民族音乐内容分析 五五 年年 级级 上上 册册 课次 聆听 演唱 知识与技能 合计 第1 课 山童 1、西南少数民族合唱 2、体会节奏、演唱方法、演 唱形式 4 首 第2 课 花蛤蟆 1、山东民歌 2、前倚音 第4 课 渔舟唱晚 1、古筝独奏 2、感受速度与情绪变化 第6 课 苹果丰收 1、朝鲜歌曲 总结总结 五年级上册教材收录民族民间音乐共计五年级上册教材收录民族民间音乐共计 4 首,其中歌曲首,其中歌曲 3 首,器首,器 乐曲乐曲 1 首,民族民间音乐数量占上册教材音乐数量的首,民族民间音乐数量占上册教材音乐
2、数量的 28.6%,四,四 首音乐互相联系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并为下册教材民族首音乐互相联系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并为下册教材民族 民间音乐的学习起到了引导作用和激趣作用。民间音乐的学习起到了引导作用和激趣作用。 五五 年年 课次 聆听 演唱 知识与技能 合计 第 1 课 1.春到沂河 认识柳琴 11 首 2.春天来了 认识筝、扬琴、高胡 第 2 课 1.打起手鼓唱起歌 1.施光南介绍 2.女声分类 3.新疆维吾尔族音乐风格 2.北京喜讯到边寨 1. 多段体管弦乐曲 2.具有苗族和彝族民间音乐风格 3.迷人的火塘 1.切分音(二) 2.具有侗族民歌音调 第 3 课 阿细跳月 云南
3、彝族舞曲 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对 3-6 年级学生聆听和演唱要求是了解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 的民歌、民间歌舞,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可以体会出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性,感受到民 族音乐丰富多彩且博大精深。 五单元分别要聆听两首民乐作品,一首是二胡独奏空山鸟语,另一首是唢呐独奏 百鸟朝凤,这两首作品都利用乐器独特演奏技巧模仿了鸟的叫声,让学生感受其民族 乐器的无限魅力。一首西北哈萨克族具有民族特色的美丽的夏牧场和经典之作让我 们荡起双桨,让学生感受到地域不同音乐不同音乐特色不同的音乐风格,启发学生体会 美好童年生活、热爱自己家乡的心境。四首音乐互相联系,互相映照。共同表现了大自然 与人们生活的联系,以及
4、儿童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一二单元通过民族器乐曲和歌曲的学习,让我们聆听了用民歌编创的器乐曲,了解西 南民族音乐特点,将不同地方的民族音乐聆听和对比,为五单元的学习新疆哈萨克族歌曲 做好铺垫。五单元的民族器乐曲只聆听了独奏的演奏方式,而到六单元的民族器乐曲演奏 方式上更加丰富,变为了琵琶协奏曲和民族管弦乐,不难看出单元间的学习具有进阶性。 级级 下下 册册 第 5 课 1.空山鸟语 1.二胡独奏 2.作曲家刘天华 2.百鸟朝凤 1. 唢呐独奏 2.知道乐曲演奏形式 3.美丽的夏牧场 哈萨克族歌曲 第 6 课 1.草原放牧 2.丰收锣鼓 民族管弦乐 总总 结结 本册教材七个单元中有五个单元是有关
5、于中国民族音乐方面的本册教材七个单元中有五个单元是有关于中国民族音乐方面的 内容,共计民族民间音乐内容,共计民族民间音乐 11 首,民族民间音乐的数量占整个教首,民族民间音乐的数量占整个教 材音乐数量的材音乐数量的 78.6%,比上册教材民族音乐数量提升了,比上册教材民族音乐数量提升了 50%, 能够看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在本册教材的重要性。能够看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在本册教材的重要性。 2.学习者分析学习者分析 感受与欣赏:感受与欣赏:五年级学生已经对民乐与西乐有了区分,并且能够在乐曲听辨中分析乐器音 色及种类,能够辨别重要的音乐要素(音的高低、速度、力度、情绪、调式和简单的音程 关系),能够根
6、据音乐风格的特点,分辨不同民族的音乐。 音乐表现:音乐表现:认识 2/4 拍、3/4 拍、4/4 拍、3/8 拍、6/8 拍等等节拍,能够区分并且了解其含 义。对基本节奏型有了认识和理解。掌握音乐旋律的走向,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找到乐 句间的关系。 音乐创造:音乐创造:能够在老师指导下创编同歌曲一致的律动并参与表演。能够根据教师或教材提 供的材料和方法,补充旋律短句,并练习演唱。知道不同的演唱形式:独唱、齐唱、合唱、 重唱等等。 问题: 1、学生对音乐要素中的调式和音程关系掌握不牢固。 2、学生对不熟悉民族的音乐特点了解很少。 对策: 1、教师在课上关注音乐的调式和音程关系的学习,从中挖掘音乐
7、的特点,让学生牢固掌 握。 2、加强学生间的自主探究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发现民族音乐的特点,加深其对本民族音 乐的认识。 3.单元教学目标(含重、难点)单元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一、 体会乐曲空山鸟语所展现的深山幽谷、百鸟嘤啼的优美意境,听辨二胡所模仿的 鸟语,感受作品对大自然的赞颂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 体会乐曲百鸟朝凤热情欢快的旋律与唢呐所描绘的百鸟和鸣之声,感受乐曲所带 来的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景象。 三、 能够用深情优美的歌声表现美丽的夏牧场的意境,并设计多种演唱形式。 四、 能够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知道这是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 插曲。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1. 聆
8、听两首民乐,比较两种乐器的模仿鸟叫的不同,感受民族乐器的魅力。 2. 用优美而深情的声音演唱美丽的夏牧场和让我们荡起双桨 4.单元整体教学思路(可附教学结构图)单元整体教学思路(可附教学结构图) 本单元主题“民族经典音乐”共需要四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聆听民族器乐演奏的二胡曲空山鸟语,听辨二胡的音色,了解乐器构 造、音色和演奏方法,认识二胡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刘天华,感受本曲所表现鸟在啼 鸣的音乐形象,为第二课时百鸟朝凤做了铺垫准备。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同样聆听民族器乐演奏的唢呐曲百鸟朝凤,感受深山幽谷中群鸟欢鸣、 生机盎然的景象。 表现群鸟在啼鸣的音乐形象, 两课时乐器演奏内容不同,
9、演奏技巧不同, 音色不同,但两首作品共同表现鸟在啼鸣的音乐形象,两课互相联系,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课时第三课时学习带有民族特色的哈萨克族歌曲美丽的夏牧场。用深情优美的歌声演 唱歌曲。设计不同形式的演唱,更好地表现歌曲内容。通过以上三课时的学习,使学生产 生了大自然与人们生活的联系,对民族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第四课时第四课时学习一首经典作品让我们荡起双桨,虽然它不是民族歌曲,但是前面三 首表现的是大自然与人们生活的联系, 而这首歌曲是儿童们用歌唱的形式表现对生活的一 种热爱。可以发现四首音乐互相联系,互相映照。 聆听聆听 让我们荡起双桨让我们荡起双桨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第五课第五课 第二课时第
10、二课时 演唱演唱 第三课时第三课时 第四课时第四课时 百鸟朝凤百鸟朝凤 空山鸟语空山鸟语 美丽的夏牧场美丽的夏牧场 与前面两首同是民族音与前面两首同是民族音 乐作品乐作品 两首乐曲表现鸟在啼叫两首乐曲表现鸟在啼叫 的音乐形象的音乐形象 互相联系互相联系 互相映照互相映照 第三部分:课时教学设计第三部分:课时教学设计 课课 题题 美丽的夏牧场美丽的夏牧场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建议:“了解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歌曲,感受这 一民族的音乐风格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为理论依据,本课教学设计结 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以把歌唱好为起始目标,在提
11、高学生歌唱能力的同时,挖掘学 生编创歌曲旋律的潜力,学会用多种形式设计歌曲演唱形式,并能准确演唱歌曲,对哈萨 克族音乐产生兴趣。 2.内容分析内容分析 以美丽的夏牧场演唱为核心内容,有机结合本领域的“音乐表现要素”和“音乐 情绪与情感”“创作实践”这类本领域的相关内容。 1.教学内容: 核心内容:美丽的夏牧场的演唱。 本领域的相关内容:美丽的夏牧场的音乐表现要素、情绪与情感、创作实践等形式。 2.教学内容的分析 教材 课次 聆听 演唱 新疆民族特点 统计 一年级下册 第 7 课 牧童之歌 哈萨克族民歌 1 首 二年级下册 第 7 课 新疆好 新疆维吾尔族民歌 改编的 1 首 三年级上册 第 6
12、 课 我爱雪莲花 用新疆民歌音调创 作 1 首 四年级下册 第 1 课 我是少年阿凡提 具有新疆民歌风格 的歌曲 1 首 虽然第四首不是民族音乐,虽然第四首不是民族音乐, 但其用歌唱方式表现对生但其用歌唱方式表现对生 活的一种热爱活的一种热爱 三首音乐都是民族音乐,表三首音乐都是民族音乐,表 现的是大自然与人们生活的现的是大自然与人们生活的 联系联系 (1)对全套教材分析:综观全套教材具有新疆特点的音乐列表如下: (2)对歌曲的分析: 美丽的夏牧场是一首哈萨克族歌曲,歌曲采用中国音体系的五声调式与欧洲音体 系的七声调式相结合。 歌曲中多出现 4 和 7 两个音,大小二度音程不断运用,体现出哈萨
13、克族音乐风格特 点。 五年级下册 第 5 课 美丽的夏牧场 具有哈萨克族特点 的歌曲 1 首 总结:总结:全套教材中只有 1-5 年级教材中分别出现了具有新疆特点的音乐,特别是具有哈萨克族特 点的歌曲占了 2 首,说明哈萨克族音乐在小学阶段学习中的重要位置,从聆听哈萨克族歌曲到学 习有哈萨克族音乐特点的歌曲需要层层递进把握本民族音乐特点,不能停留在听和学唱程度上, 还要理解掌握哈萨克族的音乐特点。 歌曲一段体结构规整,旋律优美宽广,抒情奔放,多采用重复的创作手法,将第一、 二乐句多次反复构成全曲。第三乐句的“啊”唱出了哈萨克人热爱家园,对美好生活的向 往。 歌曲音域不宽,只有六度,加上旋律多次
14、反复,节奏上的改变,具有风味浓郁的哈萨 克族歌曲特点。 3.学习者分析学习者分析 本课以我校五(3)班学生为例。该班共有学生 41 人,学习乐器 7 人,其中学习钢琴 3 人,课外学习声乐 2 人。 1.在心理方面:五年级学生处于小学的高级阶段。他们不再仅仅停留于喜爱音乐外在 丰富、形象生动的表面上,而逐渐产生了对音乐本身自主探究的兴趣。 2.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经过了四年多的学习,他们对少数民族的音乐接触较多,很感 兴趣,有安静聆听音乐和演唱歌曲的良好习惯,并能够根据歌曲特点有表情的独唱或参与 合唱,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做简单的评价。能够主动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有过 合唱方面的训练,对独
15、唱、齐唱、合唱、轮唱等演唱形式都有了解。已经学会了 C、F、G 大调的音阶,能够自己独立运用首调唱名法识读歌曲乐谱,了解乐句之间的关系,能够区 分调式,能够听辨出大小二度音程,并能发现二者的不同。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为歌曲创 编旋律 1-2 小节,并进行简单的二声部合唱。 3.问题: 本班学生前期音准很差,大概有 36%的学生音比较准,有 46%学生能够听琴唱准,还 有 17%的学生完全唱不准。 本班学生前期合唱能力很弱,只能唱简单的轮唱,经过一个学期的教授对合唱有了初 步的了解。 本班学生创编旋律的能力不强,只能运用老师已给素材进行简单的创编。 4.对策: 本课采用多听多感受,分析乐句间的关系
16、,找到哈萨克族音乐上的特点,通过视谱、 接唱、听琴演唱的方式,帮助学生纠正音准。 在设计演唱形式方面,老师通过开始伴奏音型的练唱和轮唱的方式,让学生真实体会 演唱形式的不同所表现的歌曲情感也不同,教会学生合唱歌曲的本质和谐统一。 在本课老师设计了创编活动,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素材,通过讨论和比较大胆唱出自己 的创编的旋律,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促创编能力的提高。 4.4.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含重、难点含重、难点) )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喜欢演唱歌曲,乐于参与本课的的音乐活动。感受乐曲优美动听的旋律,热爱哈萨克 族音乐。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聆听感受体验歌曲,感受音乐情绪
17、熟悉旋律。运用听辨、模仿、比较、探究、自 主、编创等学习的方式学唱歌曲,并且用深情优美的歌声演唱歌曲。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够运用首调唱名法识读 G 大调歌谱。 2、能够自主为歌曲设计演唱形式。 教学重点:歌曲美丽的夏牧场的演唱。 教学难点:大小二度音程的准确演唱 5.5.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可附教学流程图,含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可附教学流程图,含板书设计) 本课教学由“旋律伴奏,引出课题”、“聆听音乐,学唱歌谱”、“分析特点,演唱 歌曲”、“设计形式,尽情演唱”等四个环节组成,具体过程如下: (一)旋律伴奏,引出课题(一)旋律伴奏,引出课题 环节目标环节目标:
18、旋律伴奏引出歌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从听觉入手,通过聆听统一音色,区分节奏中的变化,用伴奏音型引出歌曲旋 律,从而出示课题。教师训练用伴奏音型为歌曲伴奏,也是为后面设计歌曲演唱形式做准 备。 活动活动 1.1音色统一,练习伴奏音型音色统一,练习伴奏音型 1、发声练习,声音统一 教师指导学生用 u 找到声音的统一,学生用 u 练习唱长音。 教师用琴弹出低音 la,指导学生用 lu 演唱,学生唱长音 lu,注意声音统一。 2、改变节奏,为旋律伴奏 (1) 教师用手和腿拍击节奏,学生听辨节奏 教师提问:老师拍击了几次?一样长吗? (学生回答:共 4 次,一样长) 请一位
19、学生在黑板上写节奏,老师讲解 4 个四分音符在一小节里,是几几拍? (学生回答:四四拍) 教师指导学生用 lu 尝试演唱,学生保持歌唱状态练唱加入节奏的母音 lu。 (2) 教师再次拍击节奏,提问:我在哪一拍上变化了?请一位同学写一写。学生回答问题, 在黑板上书写。 教师指导学生用 lu 演唱,学生演唱改变节奏的母音 lu。 (3)反复伴奏音型为旋律伴奏 学生反复演唱伴奏音型,教师加入歌曲旋律演唱 教师提问:刚才谁听到老师的旋律了?咱们配合怎么样? 学生 1 评价:老师的旋律没听清,我们刚才声音大了,而且有的学生跟着老师唱的旋律跑 调了! 学生 2 评价:我们刚才唱的声音不够统一,音量过大 根
20、据学生的评价,注意声音统一的问题再一次练习用伴奏音型为歌曲伴奏。 过渡语:刚才这段旋律我特别喜欢,它是一首新疆哈萨克族的歌曲,让我们来听一听! (二)聆听歌曲,学唱歌谱(二)聆听歌曲,学唱歌谱 环节设计:环节设计:反复聆听歌曲,分析歌曲音乐要素,找到新疆民歌的音乐特点。学生独立学唱 重复最多两小节,与老师接唱学会歌谱。发现哈萨克族歌曲特点,创编旋律加 入歌曲中。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本课的难点本课的难点,老师抓住哈萨克族音乐多二度音程的特点,帮助学生唱 准大小二度音程,并用这一特点让学生自主尝试创编一小节旋律。此环节为后 面的学习歌词、唱好歌曲、设计歌曲形式做好了充分准备。 活动活动
21、2.1初步聆听,回答问题(放课件) 1、初步聆听,回答问题 (1)教师提问:这首歌唱的是新疆的什么地方?学生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歌曲唱的新疆的牧场。) 板书:帖课题“夏牧场”板书:帖课题“夏牧场” 教师提问:听了歌曲你觉得夏牧场是什么样的? (学生回答:夏牧场是美丽的、可爱的、辽阔的) 板书:板书:美丽的美丽的夏牧场夏牧场 (2)老师指着课题全班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活动活动 2.2二次聆听,介绍民族(出示课件) 1、聆听歌曲,介绍民族 (1)教师提问:听完歌曲后,请你说一说你听完歌曲后的感受?学生结合聆听歌曲和观 看课件内容回答问题。 学生 1:我感觉这首歌优美宽广,旋律舒展。
22、学生 2:我听出这首歌是四四拍,旋律起伏。 学生 3:歌曲唱的夏牧场很美很宽广辽阔,牛羊成群。 (2)学生围绕新疆哈萨克族的文化和风土人情,进行探究和讨论。 学生 1:哈萨克族是游牧民族。以放牧为生。 学生 2:哈萨克族吃手抓羊肉喝奶茶, 学生 3:哈萨克族人热情好客。 (3)老师补充哈萨克族的介绍。 哈萨克族是传统的游牧民族,终年住在可移动的哈萨克毡房,他们住在天山脚 下,恰布河旁,有个天然牧场,这里是哈萨克族人民生活的好地方,。他们还有一大 特点是什么?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传统节日,人们就边弹边唱庆祝节日。 出示图片,学生聆听老师的话并欣赏图片 活动活动 2.3三次聆听,学唱歌谱 1
23、、再次聆听,找重复旋律 (1)再次聆听歌曲师生画旋律线,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画旋律线。 (2)教师提问:你们画完旋律线,发现歌曲中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学生观察旋律线回答问题。 学生 1 回答:歌曲的旋律起伏舒展。 学生 2 回答:每个乐句很相似。 (3)老师引导学生找寻,乐句中相同的部分。学生看歌谱说出旋律相同部分。 (4)老师提问:你们旋律中哪句重复的最多? 学生回答:歌曲每行最后两小节都一样。 (5)学生自主学习歌谱,请一位同学上台识读这部分乐谱(同学们掌声鼓励) 2、发现特点,反复练唱 (1)老师纠正重复旋律乐句的音准,示范演唱这句旋律。学生聆听并思考。 老师提问:请问为什么这句旋律你一下
24、子就唱下来了? 学生回答:因为这一句是音阶上行和下行。 老师总结:对了,这句旋律不仅是音阶上行和下行又是级进关系。 (2)教师出示音阶,与学生找出旋律最高音和最低音。学生看柯达伊手势练唱音阶。 (3)刚才上台的“小老师”带领全体同学唱歌谱,老师弹琴纠正音准 (4)老师与学生接唱歌谱,学生唱准重复的地方。 (5)老师弹琴,学生听琴完整演唱歌谱 活动活动 2.4抓住特点,创编旋律 1、听辨旋律,找音乐特点 (1)老师演唱重复最多的旋律小节,学生听辨旋律中的音程关系。 老师提问:你们发现了吗?歌谱中出现最多的是哪个音程? 学生回答:二度音程 老师提问:在二度音程中可以分大二度和小二度,哪种音程关系,
25、更能表现哈萨克族 的音乐特点? 学生回答:小二度音程 (2)老师总结:在歌曲中经常会出现 4 和 7 两个音,与邻音组合成小二度关系,形成具 有新疆哈萨克族音乐风格的特点。 2、抓住特点,创编旋律 (1)老师引导学生编创一小节旋律,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编创。 老师提示:同学们,现在咱们就用大小二度音程关系,试着用歌曲节拍(4/4 拍),运用 歌曲第一小节的节奏和四四拍的基本节奏编创一小节旋律。 (2)学生展示讨论结果,老师将学生编创旋律用字母谱写在节奏下方。 (3)老师与学生分析编创的合理性,同时纠正学生音准。 学生唱准旋律全体学生演唱 3、反复练唱,加进歌谱 (1)老师指导学生练习编创旋律,纠正
26、学生音准。 (2)老师提问:思考我们编创的旋律放在歌谱什么位置合适? 学生回答:放在歌谱的前面或后面就可以。 (3)结合学生自己的设计,教师指挥学生听“小老师”给琴完整练唱歌谱 (三)分析音(三)分析音乐,演唱歌曲乐,演唱歌曲 环节目标:环节目标:听范唱学会歌曲,解决抒情乐句和长音归韵问题,讲解阿肯的含义理解歌 词了解哈萨克族文化,并采用不同形式完整练唱歌曲。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对歌曲的分析和比较,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理解歌词内容,并能用深情优 美的歌声演唱歌曲。 活动活动 3.1解决问题,练唱全曲解决问题,练唱全曲 (1) 学生朗读歌词,听老师钢琴伴奏小声视唱歌曲 (2) 老师范唱歌曲,
27、学生聆听比较找到演唱中注意的问题。 教师提问:歌曲中最抒情的乐句是哪一句?表现了什么? 学生 1 回答:歌曲第三乐句是抒情乐句。 学生 2 回答:因为这一句的音区很高,而且旋律也很舒展。 学生 3 回答:这乐句表达了哈萨克族人赞美牧场,热爱家乡的心情。 (3) 老师在黑板上画出旋律线讲解演唱方法,学生连贯演唱这一乐句。 (4) 老师弹琴,学生完整演唱全曲 老师提问:除了第三乐句节奏舒展,歌曲中还有很多长音? 学生回答:一二小节和每句结尾都是二分音符。 (5) 教师示范长音唱法,找到长音归韵的特点。学生尝试演唱,做到长音演唱要归韵而 且饱满。 活动活动 3.2介绍阿肯,选择演唱方式介绍阿肯,选择
28、演唱方式 1、介绍阿肯,歌曲对唱 (1)学生围绕“阿肯”进行探究讨论 学生 1、“阿肯”是一个男人。 学生 2、“阿肯”是民间的乐手。 (2)教师解释“阿肯” “阿肯”是哈萨克族人对本民族游唱诗人的一种尊称。在他们眼中就是歌手中最优秀 的,而且即兴吟咏的诗人,并且是弹奏冬不拉的高手,他们是草原上受欢迎、受爱戴的民 间艺术家。他们经常参与赛歌会,都是对唱形式出现。 出示图片,学生聆听老师的话并欣赏 活动活动 3.3反复练唱,选择演唱方式反复练唱,选择演唱方式 过渡语过渡语:我们认识了“阿肯”,今天你们就是牧场上的阿肯,请几位学生与我们对唱起来。 (1)请几位学生上台与全体学生接唱歌曲 学生 1
29、评价:这几位学生声音洪亮,音唱的很准。 学生 2 评价:朱心怡和冯雨恬同学唱得音准而且有感情。 (2)选出演唱学生中的“阿肯”,全体同学用伴奏音型为两位同学伴唱 学生 1 评价:刚才与两位同学合作,感觉我们的伴奏音型要唱的小声一些。 学生 2 评价:我觉得唱的很和谐很好听。 老师提问:表现了什么样的夏牧场? 学生 1 回答:自由的夏牧场 学生 2 回答:悠闲的夏牧场 板书:悠闲的悠闲的夏牧场 教师提问: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式唱? 学生回答:用轮唱的方式演唱 (3)老师指挥,学生分组用轮唱演唱歌曲 学生评价:我感觉我们唱的有点乱,有的同学没找到自己的声部。 老师评价:同学们用轮唱方式整体演唱较为准
30、确,但是各声部的学生要互相倾听对方的声 音,每小节的重拍要唱清楚,声音能够融合在一起,才能听到和声的美。 老师提问:我们采用的轮唱方式演唱,表现的是什么样的夏牧场? 学生回答:欢乐的、热闹的夏牧场 板书:热闹的热闹的夏牧场 老师提问:大家还能用什么形式演唱?若是变换心情,音乐要素什么改变? 学生 1 回答:速度可以改变,力度可以改变 学生 2 回答:速度变慢,力度柔和,可以感觉夏牧场安静下来。 (6) 老师指挥学生变慢速度进行演唱 (7) 老师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不一样的变化,学生说出感受,老师归纳总结 板书:安静的安静的夏牧场 (四)设计形式,尽情演唱(四)设计形式,尽情演唱 环节目标:环节目标
31、:在已学会歌曲的基础上,以“夏牧场的一天”为题编创歌曲,并将创编旋律和 不同形式的演唱结合在一起进行演唱,让学生体会编创歌曲形式的乐趣。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将前面所学的演唱形式进行编排,编创出以“夏牧场的一天”为题的歌曲。 活动 4.1创编设计,表演歌曲 过渡语:刚才我们运用多种形式演唱了歌曲,表现了不一样的夏牧场。若是以“夏牧场的 一天”为题编创歌曲,你们能否尝试一下?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编创歌曲表现形式,学生讨论,思考编创表现歌曲的方案。 2、学生分小组发言,谈编创设计的想法。 学生 1 回答:可以将前面学习的演唱形式连接在一起。最开始是悠闲的夏牧场,接着是热 闹的夏牧场,最后是安
32、静的夏牧场。 学生 2 回答:我们组讨论跟他们一样,但是我们加入了前面创编的旋律。一部分可以放在 开头,一部分可以放结尾。 活动 4.2自主编排,尽情歌唱。 1、老师指挥,学生将编排成果完整展示 教师小结: 同学们我们用歌声展示了“夏牧场的一天”,你们的创编歌曲能力非常了不起, 你们就是哈萨克族“阿肯”,用我们的歌声结束这节课。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s l si d r m f 6.6.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一)形成性评价 1.在教学中利用自评、互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的评价手段,以鼓励性评价为主, 关注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习。 2.关注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态度、参与程度、
33、合作愿望及协调能力,培养学 生音乐的体验与模仿能力、表现力 3.通过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逐步提高审美能力。 (二)评价量规: 评价要点 A 优秀 B 良好 C 一般 自 评 互 评 师 评 我能够演唱歌谱音准,节奏准,有韵 律感 我能够背唱歌谱 我能够深情优美地演唱歌曲 我能够选择与同学合作方式演唱歌曲 7.7.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300(300- -500500 字字) ) 教学设计特色说明:教学设计特色说明: 1. 教师关注音乐的味道,关注歌曲旋律特点,带领学生挖掘哈萨克族歌曲多运用大小二 度音程的音乐特点,设计学生自主创编环节,帮助
34、学生体验编创旋律的快乐。 2.在歌曲学会的同时,以“夏牧场的一天”为题,让学生运用所学歌曲表现形式编创具有 西域哈萨克族风味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感受音乐创编的乐趣。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本课以听觉入手,通过听辨找寻声音统一,找寻节奏中的变化,利用伴奏音型为歌 曲旋律伴奏,体会声部间合作的魅力。从旋律中引出课题,反复聆听感受歌曲,抓住歌曲 的重复的特点,设计学生自主学习环节,找一个人自主视谱演唱重复多的乐句,从而找到 音阶上下行和级进的旋律特点学会歌谱,利用歌曲多出现的大小二度音程关系,为歌曲创 编引子和尾声,为歌曲增添不一样的味道。分析歌曲中抒情乐句,帮助学生寻找长音,歌 唱归韵,体
35、会哈萨克族人在牧场唱歌时的心境。了解哈萨克族“阿肯”的含义,通过多种 方式的演唱表现哈萨克人自由、豪爽和热情的性格。最后学生讨论设计歌曲表现形式,并 根据学生的设计进行歌曲演唱,将编创歌曲起名为“夏牧场的一天”,学生通过两次编创, 对编创旋律和编创歌曲演唱形式有了初步的认识,也为今后的编创活动奠定基础。 课堂问题: 1.老师学生的发声和演唱状态很好,但是这一宗旨要贯穿整堂课,不要顾此失彼。 2.在编创活动中,老师的引导过多,还有放不开手的嫌疑,应该让学生大胆尝试和创新, 不断挖掘他们的创造力。 对策: 1.在课堂上老师要多关注学生,放手让学生展示自己,有效的提示学生发声状态是必不可 少的。 2.编创要运用在日常课堂,多让学生尝试参与编创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创编。 3.学生音准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还需要老师平时下功夫,加强学生脱琴唱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