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短文两篇 年级:七年级 科目:语文 课型:新授 主备: 审核:语文教研组 时间: 授课: 班级: 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1、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实词。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难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自读课文,勾画生字词,为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陋 ( ) 馨( ) 儒( ) 牍( )苔( ) 甚fn( ) y( )泥 zhu( ) 清涟( ) xi( )玩 xin( )有闻2、陋室铭和爱莲说,作者分别是_代著名诗人_和_(朝代)哲学字_体裁分别是铭和_,其中“铭”本指_,后来成为
2、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都是_的;两位作者在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时,没有采用直白的方式,而是以物为喻,写得比较含蓄,这种写法叫做_。二、合作交流1、自主探究,释疑解惑。1)解释划线的词语。有仙则名 ( ) 往来无白丁( )无案牍之劳形( ) 可爱者甚蕃( )不蔓不枝( ) 花之君子者也( )陶后鲜有闻( ) 宜乎众矣( )2)“之”有时相当于“他 (她 它) ” “这 那”,有时相当于“的” 有时却只有表示语气的作用,没有实际意义这后一种用法往往凭语感就可以察觉到。指出下面句中“之”字的用法。(1)孔子云:“何陋之有?” ( )(2)水陆草本之花,可爱者甚蕃 ( )(3)无案牍之劳形 ( )(
3、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5)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 )3)翻译下面句子。(1)孔子云:何陋之有? (2)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5)予独爱莲之出淤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三、巩固拓展课内语段阅读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以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
4、可爱者甚蕃( ) 濯清涟而不妖( )不蔓不枝( ) 香远益清( )2.翻译文言语句。1)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人?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3.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是: 4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_的愿望和_的生活情趣。这两篇短文采用了_的写法。5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四、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