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能量守恒定律。2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3有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自已做小实验,发现各种现象的内在联系。2通过学生讨论体会能量不会凭空消失,培养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第3节动能和势能教学目标1、
【教案一】第节Tag内容描述:
1、第3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能量守恒定律。2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3有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已做小实验,发现各种现象的内在联系。2通过学生讨论体会能量不会凭空消失,培养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对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为建立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思维方法打基础。【教学重点】能量守恒定律是重点。【教学难点】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是难点。【课前准备】。
2、第3节 动能和势能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动能势能的概念。(2)在探究实验中理解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3)用能量的初步知识理解分析简单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认识动能势能的存在。(2)通过归纳概括得到动能势能的概念。(3)在讨论探究实验中总结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实验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敢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及交流合作的团队意识。教学重点:通过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教具:斜槽,钢球。
3、第2节 电流和电路【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2.知道电路的组成;能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从电路的组成认识开关的作用;能画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3.结合小小电动机、手电筒等电路的实际连接,学会按实物电路连接画出对应的电路图。二、过程与方法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学习观察实验现象,学习从现象中分析归纳出规律的方法。知道用电器符号、电路图把具体的电路连接情况简洁明了地表达出来,这也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认识电路组成、研。
4、第1节 物体的内能【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降低),内能改变。了解热量的概念,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的一些事例。2.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法。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通过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地球的“温室效应”。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
5、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目标一、知识目与技能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4了解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5知道骨导的原理.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2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2注。
6、第5节 光的色散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2.初步了解太阳光谱和看不见的光.3.初步认识红外线和紫外线及其作用.二、过程与方法探究色光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继学习打基础.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教学重点光的色散.教学难点色光的混合.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法、观察法.教学用具演。
7、第4节 机械能及其转化教学目标:1、理解动能、势能的相互转化。2、能解释一些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简单物理现象。3、知道什么是机械能和机械能守恒4、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过程。教学重点: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解析能和机械能守恒教学难点: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解析能和机械能守恒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教学用具:滚摆、单摆教学过程设计:1、出示目标:(1)理解动能、势能的相互转化。(2)能解释一些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简单物理现象。(3)知道什么是机械能和。
8、第四节 眼睛和眼镜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2.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教学挂图、投影和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关爱健康的意识,使其能自觉注意保护视力.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教学重点: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教学难点: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教学用具:挂图、眼睛模型、投影仪、球、书、石块、冰块、盐水杯.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
9、第四节 光的折射教学目标: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2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的偏折规律。3知道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4通过实验观察、认识折射现象,培养学生初步观察的能力。教学重点: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教学难点: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性的。教学用具:玻璃砖、激光笔、水槽、水、圆表盘、碗两只、硬币、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一、引入演示魔术:空碗出财宝(放在杯底刚好看不见的硬币,加上水后又会看得见。)组织学生活动:叉鱼比赛。师:同学们对以上。
10、第3节运动的快慢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教学重点速度的概念及单位教学难点匀速直线运动的判断及速度单位的换算教学方法观察比较法。
11、第3节 机械效率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2)理解机械效率,会计算机械效率2、过程与方法目标(1)根据生活事例认识物理知识,并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3)学习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器件的物理原理,具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初中的意识。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机构效率(2)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2、难点:理解机械效率教学准备长木板、木块、弹簧秤、刻度尺、细线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小明。
12、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二、能力目标1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长度和时间的方法,具有初步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能力2通过进行简单的测量,具有使用简单测量工具的能力三、德育目标1认识计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2通过学习简单的测量知识,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教学难点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教学方法1讨论法:引入学生感兴趣的问。
13、第1节 透镜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及板图,得出两种透镜的两种不同构造,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时抓住事物本质特征,通过观察能够识别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的能力.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研究、探索新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研究透镜的作用及特殊光线的作图,对学生进行色彩美和线条美的教育.2.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
14、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光源;(2)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2)经历“光是怎样传播的”探究过程,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领略色彩斑斓的光之美,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2)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二、学生实验器材激光手电、蚊香、玻璃砖、火柴、蜡烛、光屏、中间有孔的不透明硬纸板、盛水的小烧坏(水中。
15、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2.通过学习控制噪声的办法,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通过调查,访问网站,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2.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教学重点教学要从环境保护出发,突出。
16、第4节 电流的测量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流是有强弱的.2.知道电流的单位是安培,比安培小的单位还有毫安和微安.3.知道电流表的使用方法.4.能正确读出在电流表的示数.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用电流的效应来研究电流的强弱,提高学生用间接研究问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通过连接电路的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3.通过电流表的读数,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准确读数的技能.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连接电路的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2.在学生对电流表读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正确。
17、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二)、过程与方法1.继续进行提问意识的培养,尝试进行推测与假设.2.进一步熟悉设计实验和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和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学难点:虚像的概念.教学用具:演示用:平面镜(大小形状各不同)、口径相同的平面镜和凸透镜、投影片、。
18、第2节 电生磁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2.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直导线电流磁场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实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2.通过对实验的分析,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结论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是态度,初步领会探索物理规律的方法.教学重点1.奥斯特的实验揭示了电流的磁效应.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及其应用.教学难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及其应用.教学。
19、3.1温度一、教材分析温度是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第三章物态变化的第一节。这一章的教学以“温度”和“温度计的使用”为起点,不仅仅因为它们是本章的预备知识,更因为物态变化是围绕“温度是否变化”进行的,可以说“温度”是“物态变化”的核心,而学会使用“温度计”则是学习本章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重,求知欲强,但动手能力较弱,加上刚接触物理不久,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缺少认识,也缺乏必要的逻辑知识。因此,以学生常见的现象进行引入,以便使学生能逐步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学生在日常生。
20、第1节 功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2)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3)知道功的原理。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思考和讨论,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2)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含义,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3)学会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物理规律。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乐于参与观察、实验、探索活动。(2)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3)培养学生的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