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反思 一、设疑导趣 学习要靠自己思索而得。要使学生愿学、乐学,首先要调动学生 学习的兴趣。在该课教学时,我首先引题激趣,巧设悬念:课文为什 么用“十六年前的回忆”为题?作者回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接着播 放课文朗读录音,启发学生弄清课题的关键词及与课文内容的关系。 然后,让学生默读课文,理清脉络,把握主体,掌握学习方法。 二、质疑导思 在解读课文的过程中,我通过质疑设疑,从而知道学生那些内容 不理解,学习重点在哪里,便于有针对性地实施目标教学,使学生能 深入浅出地理解问题的关键所在。如,教学到李大钊同志被捕前的一 个段落“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母亲只好不 再说什
2、么了。 ”我先指名读,再让学生思考讨论,各抒己见,最后归 纳总结;在教学李大钊同志被捕时,为了让学生弄清他处境危险,我 让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朗读,体会出“我”的惊慌,李大钊的沉着,领 悟革命者沉着镇定、从容不迫的英雄气概。读中悟情,质疑导思,使 教师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有机结合起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析疑导法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心声, 诱导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提 出疑问,甚至可以提出不同的见解,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参 与,激发学习兴趣。如教学李大钊被审时,我让学生先看录像,创设 情景, 激发学生对李大钊同志的崇敬之情。 进而激疑, 引导学生参与, 继而探索。观看图像画面后,再让学生自学,动手画词画句,然后分 组讨论, 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 异中求同, 最后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领悟文章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