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隶书曹全碑的认识(二),蚕头雁尾 一波三折,“波”的写法,湘美版五年级下册,初步认识隶书!,老师展示最新创作作品!,一、曹全碑的来历,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又名曹景完碑。立于东汉灵帝中平二年(185年)十月。碑高253厘米(有资料为272厘米),宽123厘米(有资料为95厘米)。碑阳20行,每行45字,全文849字。无额。明万历初出土于陕西郃阳(今陕西合阳县)莘里村,曾存在郃阳孔庙,现存西安碑林。碑有断裂。曹全,字景完,敦煌效谷人(今甘肃敦煌县西)。东汉灵帝光和六年(183年)举孝廉,除中郎,转任郃阳令。为官期间有政绩,曾随军征战,并有战功。属吏王敞等人乃为其立碑纪功。这是东汉隶书成熟时期
2、的作品,秀逸典雅风格的典型。出土时笔画完整,惟一“因”字半缺,清康熙壬子(1672年)后断裂缺字。故宫博物馆藏有明拓本。,二、曹全碑风格特征,曹全碑是东汉隶书成熟时期的作品,其用笔和结构相当完美精到,且对后代书风影响极大,所以历代赞誉极高,此碑属于技法型汉碑,用笔方法与结构规律都具有隶书的基本规范。由于此碑保存较为完好,且刻工十分精良,故基本上保存了它原来的风貌。秀丽多姿,圆转丰腴,润和飘逸的曹全碑,在汉隶众多的碑刻中是阴柔秀美书体的代表。其书风秀逸而不媚俗,丰润而有骨力,神采奕奕,飘飘欲仙。其笔法外拓,行笔流畅放纵,起笔、收笔方圆兼备,柔和滋润,提按顿挫,起伏生动。取势左右顾盼,笔长意远,具
3、有较强的流动感,落笔似昆刀切玉,凝重有力。 曹全碑书体的线条质感具有柔婉缠绵、力量内敛的特点,与汉张迁碑风格截然相反。我们可以从以下二方面看出此书的特点: 主次搭配 曹全碑中,每个字的笔画构成大都分有主次,且较明了。主笔横画呈现多姿的蚕头燕尾,一字之中又严格遵循了“燕不双飞,蚕无二色”的结体原则。主笔多呈弧形,而辅笔又以各自的倾斜角度来与之呼应。这样字就有了飘逸的动势。 曹全碑中很少找到全是直线或曲线组合的字,大都是采用曲直相间、配合的写法,寓动于静之中。 结构变化 曹全碑在结体上以扁为主,取横势,间有长、方结体。使其结构显得雍容大度,飘逸多姿。其笔画甚至横画多呈弧线,又因取横势居多,使字体产
4、生向外开张舒展的流动感。 有些字内笔画的写法上,有的偏左有的偏右,这种重心换移致结体的空间变得丰富多样,对比更为强烈、生动。,三、曹全碑临习注意点,临习曹全碑时,应选用长锋羊毫,用墨不宜太干,以免涩滞。行笔注意提按、笔画应圆熟潇洒,表现其挺拔、变化的特点。结体线条不可骤粗骤细,坚画少作悬针。经过一段时间的临习,在掌握了曹全碑的风格特征后,可适度夸张变化原作的某些局部结体。让曹全碑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张迁碑结合起来,形成我们自己的具有个性特征的新书体。,精讲精导,起笔斜向左下重按后,圆转向右,头部就斜向左下成椭圆形,呈蚕头之形,行笔转锋横向右、中锋行笔,前段略提,笔画由粗变细,往后写逐渐向下按,笔画
5、也逐渐加粗,中段较细,且略向上凸起,形如波浪,呈一波三折之势,收笔承接行笔至末端的笔势重按后向右上出锋,略尖,呈雁尾,临帖指导,第一招:读帖看字形,看结构、看笔画。(整个字呈扁方形,主笔是波画,波画左右伸展, 形如“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第二招:临写学生独立临写。边写边观察,每一笔年处的位置。要求:写在格子居中位置,主笔突出,笔画方圆兼备。,第三招:检查先独立地将自己临写的字对照字 帖从字形、结构、笔画三方面仔细检查,(字形对不对;结构各部大小宽窄恰当否;笔画的位置长短、粗细等是否做到;主笔是否突出波画是否做到“蚕头雁尾、一波三折”。),第四招:纠正把刚才自己或伙伴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性临写。,独体字 结 构,总结延伸, 隶书字体中除曹全碑外, 我还知道哪些隶书碑帖?, 你的收获是,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