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 20202020- -20212021 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期中学业质量监测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期中学业质量监测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积累与运用 选择题选择题 1. 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追悼(do)会 骆(lu)驼 搅和(he) 埋(mi)头 B. 腊八粥(l) 徘徊(hui) 间(jin)断 亲吻(wn) C. 赤裸裸(lu) 依偎(wi) 苦刑(xng) 僻静(p) D. 炊(chu)事员 剥削(xu) 栅(zh)栏 挑剔(t) 2. 下面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幼稚 严峻 拔弄 解释 B. 匪徒 宽慰 沸腾 觉察
2、 C. 分外 书藉 截然 明媚 D. 资格 制度 沉郁 占踞 3. 下列加点字意思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A. 死而后已 万不得已 B. 死得其所 无所不至 C. 喜出望外 德高望重 D. 焉知非福 心不在焉 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的语文老师知识渊博,在课堂上经常夸夸其谈。 B. 突击队员乘胜追击,一举粉碎了敌人的神机妙算。 C. 他不慎跌了一跤,扭伤了脚踝,疼得龇牙咧嘴。 D. 人们都喜爱观赏日出,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巧夺天工。 5. 周一早上,王明一早就来到学校,等他走进教室时,发现不少同学已经坐在教室里读书了。最能表达王明心中感慨的一项是( ) A.
3、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B.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C.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D.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6. 下面哪句诗没有采用借物喻人的手法( ) A. 荷叶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B.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C.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D.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7.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 - A. “国际博物馆日”这天,组织了免费参观自然博物馆的活动。 B. 我们要认真解决并善于发现学习上的问题。 C. 为了防止这类错误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 D. 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学校充满了信心。 8. 下列
4、句子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一个国家强盛,必然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民族的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的繁荣。 B. 每群大约一、二十只,不知叫什么名的鸟,转了几圆,就匆匆飞走了。 C. “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D. 我不知道“金字塔”这个译名中的“金”,最早是怎么得来的。 9. 下面这句话插入段落合适的位置是( ) “灯”谐音“丁”,即“人丁”,送灯含有财丁兴旺之意。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晚上,我们村里人都会掌着一盏盏花灯。花灯由“灯主”领队,排成长龙,沿村游行,远远望去就像一条长龙。花灯是用油纸做的,上面一般印有红色“喜”“寿”等祝福语。因此,“灯主”一般由村中上一年
5、新添男丁、家财兴旺的人担当。 A. 前 B. 之间 C. 之间 D. 之间 10. 下列关于世界名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鹤之舞表演大会”是爱丽丝漫游奇境这本书中的一个故事。 B. 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充满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社会的讽刺。 C. 骑鹅旅行记不仅给读者讲述了一个顽童骑鹅旅行的故事,还告诉读者相关地理概况、风土人情以及历史知识等。 D. 鲁滨逊漂流记主要讲述鲁滨逊遭遇海难,流落荒岛并度过了二十八年,最终回到英国的故事。 综合练习综合练习 11. 看拼音写词语 rn fng rn gng q ling kng x wn xing gng xn ( ) ( ) ( ) ( )
6、 ( ) jng hung m gu x shng fng y 的的的 - 3 - fn xing do gu ( ) ( ) ( ) ( ) ( ) 12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散文里的哲思。“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_,他又从_;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_,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_”, 匆匆中这段话让我想起了长歌行中劝诫人们珍惜时间的诗句:_,_。 (2)诗歌中的节日。“_,_”表达了诗人在中秋节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_,_”是诗人借寒食节的景象表达对现实的不满;“_,_” 表现了织女思念牛郎的悲切心情。 (3)俗语中的道理。“_,_”这句话启示我们,平时要多读书,多经
7、历一些事情,以此来磨砺自己“_, _”告诉我们趁着父母健在,好好孝敬双亲。 综合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3. “想不到这件坏事是他干的,我肺都气炸了。”和“冬天,屋子里冷,特别是晚上睡觉时,被窝里冰凉如铁。”所用的修辞手法一致。 ( ) 14.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出自“诗鬼”李贺的马诗 。 ( ) 15. 腊八粥一文主要写了详写了喝粥,略写了等粥,详略得当,突出了中心,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 ) 16. 藏戏演出时没有舞台,艺人们的唱腔、舞蹈动作可以随意发挥。 ( )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阅读与理解阅读与理解 材料阅读 !#$%&()*+,-./0123456789:
8、;:?)*AB+CDEFGHIJKLMNOPQ:$R)*STUVW3XYIZ_abAcdefgThMijklmnoppqWjrstLjuvwQLxyQAz|)*S A&()*l:XYMSOP:“”A+MN:2A+:LQA+_ I:MNGHS!#%+-+24;ANl$?06:)*A()*I&()*I()*A)*|Z. - 4 - )*eF-Z()* hA jue&()* hA jue()* h0N :LQ6 17. 首个接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专门医院是( ) A. 武汉雷神山医院 B. 武汉火神山医院 C. 北京小汤山医院 D. 以上三个医院都是 18. 根据材料二,下面叙述正确的
9、一项是( ) A. 北京小汤山医院收治了全国 70%的“非典”病人。 B. 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实现了 5G 网络全面覆盖。 C. 武汉雷神山医院参与建设人数最少,只有 400 多名工人。 D. 北京小汤山医院与武汉火神山医院编设床位数一样,建设用时也相同。 19. 材料一中“网络包工头”“云监工”的意思是广大网友( ) A. 是医院建设的承包商 B. 实地参与了火神山医院的建设 C. 密切关注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过程 D. 负责监督雷神山医院的建 20.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谈谈在“中国速度”的背后,你看到了什么? _ 阅读练习 -:$6:S!i$-#$%A$:&(S)*+,-./0123
10、456789:;A%4?AABCD:;ELFG,SHISQ:;JDKLXYxi jiMENTOA - 5 - NSB”PQRNSTAQN$UVA:;WNX7AYtZNPAO_Z:aLSb-cde%efghi:NAj+l43klmnop:FAqr+sdSkl:tuvwxyzN|AN,OVAaS+|NILSHSQ”:-+(:LQAY$a:klAV-:MpBE=A9?:S:-:A$- SMA:=!&Al$-=R:pShoN:A+m”A.NA2WLQS”A:x.+:AB,!:LNSCD#a:DA”%A,$xn xngB.%S”BA&%ZNAEL:AISSQK()MNA-Z*+ELSQ,-5.ii/DW
11、012N:VS:a3D45I67I89:I;S-.M?%H,aAAB?C$DESFHDG:AD:HIJAKLM+NOD:NS/NHNIAP3NQRA+QSN$U=5SVTUA:;=V-WAVX$QYZA+$-=S.N-=QRNyTACD_DS aL+Qd5DS21. 用“”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和汉字。 - 6 - 22. 结合全文,说说课文第小节的作用。_ 23.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举棋不定:_ 如释重负:_ 24.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小节的内容。 _ 25. 第段写“我”回忆了八岁,一个人去旅行 ,在文中作用是( ) A. 增加文章生动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 过渡段,承
12、上启下 C. 为下文“我”接受老妇人的菠菜作铺垫 D. 说明“我”看的书多,知识渊博 26. 赏析下面的句子。 (1)老人走进超市或快餐店,听到服务生嘴里咕咕哝哝地说着一些像机器人说的话时,会以为自己踏上了火星。 (从修辞角度) 这句话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把_,生动形象地_。 (2)她如释重负般给了我半碟菠菜,还向我鞠躬说:“谢谢你啊。”老妇人终于安心地回到座位上慢慢地喝着大概已经凉了的四神汤。 (从描写角度) 这句话通过对老妇人动作、_、_的描写,刻画了_。 27. 老人送菜时作者描写了中年男子、中学生以及“我”的不同反应,这是一种_的写法,其作用是_。 28. 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选文
13、内容,谈谈你对选文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链接材料】目前,我国的老龄化正迅速、大规模、高龄化地到来,老年人问题成了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老年人中差不多有三成的老人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焦虑、抑郁、孤独、失落等等。因老年人固有的生活模式,其个性和行为方式已定型,容易看不惯变革中的一些现象,对后辈消费方式和价值观念常常不理解,以致喋喋不休或怨叹不已,影响了家庭和睦和身体健康。 主题:_ 感悟:_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习作表达习作表达 29. 习作展示。 幸福是肚子“咕咕”叫时,吃到妈妈做的香喷喷的饭;幸福是生病时,额头上爸爸那双温暖的大手;幸福是干渴难忍时,喝到爷爷泡的一杯清心的凉茶;幸福是考试
14、成绩不好时,老师一句鼓励的的 - 7 - 话语 请以“这就是幸福”为题,写一篇文章,注意把事情写具体。能以细节来打动读者,以真情实感来引起读者的共鸣会更好。450 字左右。 - 1 - 20202020- -20212021 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期中学业质量监测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期中学业质量监测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积累与运用 选择题选择题 1. 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追悼(do)会 骆(lu)驼 搅和(he) 埋(mi)头 B. 腊八粥(l) 徘徊(hui) 间(jin)断 亲吻(wn) C. 赤裸裸(lu) 依偎(wi) 苦刑(xng) 僻静(
15、p) D. 炊(chu)事员 剥削(xu) 栅(zh)栏 挑剔(t)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这道题考查学生对字词读音的辨析能力, 需要学生能够正确拼读, 尤其需要注意平舌翘舌、前后鼻音等。 A:“搅和”的“和”读音应为 huo; B:“间断”的“间”读音应为 jin; C:“依偎”的“偎”读音应为 wi; D:正确。 所以选 D。 2. 下面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幼稚 严峻 拔弄 解释 B. 匪徒 宽慰 沸腾 觉察 C. 分外 书藉 截然 明媚 D. 资格 制度 沉郁 占踞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字形积累与运用。 A:“拔弄
16、”应改成“拨弄”; - 2 - B:正确; C:“书藉”应改成“书籍”; D:“占踞”应改成“占据”。 所以选 B。 3. 下列加点字意思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A. 死而后已 万不得已 B. 死得其所 无所不至 C. 喜出望外 德高望重 D. 焉知非福 心不在焉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累,多总结。 A 不同。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已:停止。 万不得已:表示无可奈何,不得不如此。已:如此。 B 相同。死得其所: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所:处所,地方。 无所不至:
17、指没有不到的地方。所:处所,地方。 C 不同。喜出望外: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望:希望,意料。 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望:声望。 D 不同。焉知非福: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 下可变为好事。焉:怎么。 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焉:这里。 故选:B。 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的语文老师知识渊博,在课堂上经常夸夸其谈。 B. 突击队员乘胜追击,一举粉碎了敌人的神机妙算。 C. 他不慎跌了一跤,扭伤了脚踝,疼得龇牙咧嘴。 D. 人们都喜爱观赏日出,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巧夺天工。 【答案】C 【解析】 - 3 -
18、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成语正确使用,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A 成语使用错误,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贬义词,形容我们的语文老师不恰当。 B 成语使用错误,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的情势,决定策略。褒义词,形容敌人不恰当。 C 正确。 D 成语使用错误,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形容太阳升起不恰当。 故选: C。 5. 周一早上,王明一早就来到学校,等他走进教室时,发现不少同学已经坐在教室里读书了。最能表达王明心中感慨的一项是( ) A.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B. 路遥知
19、马力,日久见人心。 C.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D.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谚语俗语的积累与运用。 可以在理解所给谚语俗语含义基础上,结合语境分析作答。 A“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意思是:是指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受益很大。 B“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意思是:经过遥远的路途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时间长久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比喻经过长时间的考验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友情的真假。 C“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意思是:想文采出众,一字千金,就得在读书时下一番苦功夫。 D“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意思是:不要说你走得早,还有比你
20、走得更早的人。多指比喻办事已被别人抢先下手了。 结合语境“周一早上,王明一早就来到学校,等他走进教室时,发现不少同学已经坐在教室里读书了。”分析可知,“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这句话最能表达王明心中的感慨。 6. 下面哪句诗没有采用借物喻人的手法( ) A. 荷叶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B.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C.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D.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的的 - 4 -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诗句写作手法的理解。 解答本题时,要在充分理解诗句含义的基础上分析作答。 A“荷叶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出
21、自宋代苏轼的赠刘景文 ,意思是: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诗句中“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诗句运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 B“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出自元朝王冕的墨梅 ,意思是: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诗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诗句运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 C“春色满园
22、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宋代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意思是: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诗句中的“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诗句没有运用借物喻人的手法。 D“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意思是: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竹是高尚品行和顽强意志的象征,而风则是恶势力的代表,“千”“万”二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诗句运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 7.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
23、项是( ) A. “国际博物馆日”这天,组织了免费参观自然博物馆的活动。 B. 我们要认真解决并善于发现学习上的问题。 C. 为了防止这类错误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 D. 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学校充满了信心。 【答案】C 【解析】 【分析】 【 - 5 - 【详解】本题考查了修改病句的能力。 修改病句就是对句子的正确与否的判定,是对句子的结构和含义理解的综合能力的考查。完成时要细心分析所给句子,找出病因后对症下药,进行修改即可。 A 病因: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添加组织者。 B 病因:词序颠倒,应把“认真解决”和“善于发现”互换位置。 C.正确。 D 病因:“能否”与后面的意思搭配
24、不当,应去掉“能否”。 故选:C。 8.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一个国家的强盛,必然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民族的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的繁荣。 B. 每群大约一、二十只,不知叫什么名的鸟,转了几圆,就匆匆飞走了。 C. “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D. 我不知道“金字塔”这个译名中的“金”,最早是怎么得来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作用的掌握。 要求学生先掌握所有标点符号的作用,再根据具体的语境对号入座。 B 中,约数之间不用顿号,所以应去掉顿号,改为“一二十只”。所以选 B。 9. 下面这句话插入段落合适的位置
25、是( ) “灯”谐音“丁”,即“人丁”,送灯含有财丁兴旺之意。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的晚上,我们村里人都会掌着一盏盏花灯。花灯由“灯主”领队,排成长龙,沿村游行,远远望去就像一条长龙。花灯是用油纸做的,上面一般印有红色“喜”“寿”等祝福语。因此,“灯主”一般由村中上一年新添男丁、家财兴旺的人担当。 A. 前 B. 之间 C. 之间 D. 之间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句子的排序。 - 6 - 语句排序指的是语句排序型试题,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将几个语句初步排成了片段,这时要将它们连起来读一读,看语意是
26、否连贯,有没有不对劲的地方,如果有,即予调整,直到感觉流畅为止。 按照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排列,先写“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的晚上,我们村里人都会掌着一盏盏花灯。花灯由“灯主”领队,排成长龙,沿村游行,远远望去就像一条长龙。”接着写“花灯是用油纸做的,上面一般印有红色的“喜”“寿”等祝福语。”然后写“灯”谐音“丁”,即“人丁”,送灯含有财丁兴旺之意。”最后写“因此,“灯主”一般由村中上一年新添男丁、家财兴旺的人担当。” 10. 下列关于世界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鹤之舞表演大会”是爱丽丝漫游奇境这本书中的一个故事。 B. 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充满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社会的讽刺。 C. 骑鹅
27、旅行记不仅给读者讲述了一个顽童骑鹅旅行的故事,还告诉读者相关地理概况、风土人情以及历史知识等。 D. 鲁滨逊漂流记主要讲述鲁滨逊遭遇海难,流落荒岛并度过了二十八年,最终回到英国的故事。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对名著的了解情况。 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阅读名著,要弄清楚其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等。 A “鹤之舞表演大会”是骑鹅旅行记这本书中的一个故事。说法不正确。 B 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充满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社会的讽刺。说法正确。 C 骑鹅旅行记不仅给读者讲述了一个
28、顽童骑鹅旅行的故事,还告诉读者相关地理概况、风土人情以及历史知识等。说法正确。 D 鲁滨逊漂流记主要讲述鲁滨逊遭遇海难,流落荒岛并度过了二十八年,最终回到英国的故事。说法正确。 故选: A。 - 7 - 综合练习综合练习 11. 看拼音写词语 rn fng rn gng q ling kng x wn xing gng xn ( ) ( ) ( ) ( ) ( ) jng hung m gu x shng fng y fn xing do gu ( ) ( ) ( ) ( ) ( ) 【答案】 . 燃放 . 染缸 . 凄凉 . 空虚 . 万象更新 . 惊惶 . 魔鬼 . 牺牲 . 防御 . 翻
29、箱倒柜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时,要先正确拼读音节,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相应的词语,写完后再读一读,检查所写词语是否正确。书写时要注意“燃、染、缸、虚、惶、魔、牺、牲、御”这些容易写错的字,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及易错点,做到书写规范、正确和美观。 12.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散文里的哲思。“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_,他又从_;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_,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_”, 匆匆中这段话让我想起了长歌行中劝诫人们珍惜时间的诗句:_,_。 (2)诗歌中的节日。“_,_”表达了诗人在中秋节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_,
30、_”是诗人借寒食节的景象表达对现实的不满;“_,_” 表现了织女思念牛郎的悲切心情。 (3)俗语中的道理。“_,_”这句话启示我们,平时要多读书,多经历一些事情,以此来磨砺自己“_, _”告诉我们趁着父母健在,好好孝敬双亲。 【答案】 . 伸出手遮挽时 . 遮挽着的手边过去 . 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 - 8 - . 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 少壮不努力 . 老大徒伤悲 . 今夜月明人尽望 . 不知秋思落谁家 . 日暮汉宫传蜡烛 . 轻烟散入五侯家 . 终日不成章 . 泣涕零如雨 . 书到用时方恨少 . 事非经过不知难 . 树欲静而风不止 . 子欲养而亲不待 【解析】 【分析】 【详解】这道题考查
31、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识记。如果记不清,学生需要在日常学习中加强复习巩固。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匆匆全文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课文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开头、结尾都用了设问句,首尾呼应,突出时间来去匆匆的惋惜和无奈的强烈情感。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本题考查古诗词默写。 十五夜望月 王建 (唐)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 寒食 韩翃 (唐) 春城无处不
32、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迢迢牵牛星 佚名 (汉)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3)本题考查学生对俗语的理解。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知识只有到实际运用的时候才恨自己读太少了,事情如果没有亲身经历就不知道其中的艰难。摘自增广贤文上集 。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树要静止,风却不停息地刮得它摇动。子女想赡养父母,父母却已离去。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综合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3. “想不到这件坏事是他干的,我肺都气
33、炸了。”和“冬天,屋子里冷,特别是晚上睡觉时,被 - 9 - 窝里冰凉如铁。”所用的修辞手法一致。 ( ) 14.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出自“诗鬼”李贺的马诗 。 ( ) 15. 腊八粥一文主要写了详写了喝粥,略写了等粥,详略得当,突出了中心,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 ) 16. 藏戏演出时没有舞台,艺人们的唱腔、舞蹈动作可以随意发挥。 ( ) 【答案】13. 14. 15. 16. 【解析】 【分析】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的判断。 “想不到这件坏事是他干的,我肺都气炸了”这句话将“我”生气的程度进行了夸大,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冬天,屋子里冷,特别是晚上
34、睡觉时,被窝里冰凉如铁”这句话将被窝里冰凉的程度比作成铁块一样。是比喻的修辞,由此可知,本题说法错误。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人及诗句的识记。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出自中唐李贺的马诗共二十三首其五 。 李贺是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他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引用神话传说,托古寓今,后人誉为“诗鬼”。由此可知,本题说法正确。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要求我们掌握所学课文。 腊八粥一文全文以腊八粥为线索,描绘了小孩八儿盼粥,等待妈妈煮粥,以及八儿一家人其乐融融地享受腊八粥的场景,表现了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之情,也表现出作者对普通
35、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家庭亲情的眷念。文章详写了等粥,略写了喝粥,详略得当,突出了中心,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由此可知,本题中“详写了喝粥,略写了等粥”说法错误。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要求我们掌握所学课文。 根据课文藏戏一文中“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鼓、一 - 10 - 钹为其伴奏。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西藏地广人稀,生产形态松散,生活节奏比较缓慢。表现在藏戏中,即情节可以任其拖延,艺人们的唱腔、舞蹈动作可以随意发挥,一段戏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观众也在吃喝玩耍中看戏,双方随心所欲、优哉游哉,一出戏演他个三五天毫不稀奇”
36、分析可知,藏戏演出时没有舞台,艺人们的唱腔、舞蹈动作可以随意发挥。由此可知,本题说法正确。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阅读与理解阅读与理解 材料阅读 !#$%&()*+,-./0123456789:;:?)*AB+CDEFGHIJKLMNOPQ:$R)*STUVW3XYIZ_abAcdefgThMijklmnoppqWjrstLjuvwQLxyQAz|)*S A&()*l:XYMSOP:“”A+MN:2A+:LQA+_ I:MNGHS!#%+-+24;ANl$?06:)*A()*I&()*I()*A)*|Z)*eF-Z()* hA jue&()* hA jue()* h0N :LQ6 17. 首个接诊
37、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专门医院是( ) A. 武汉雷神山医院 B. 武汉火神山医院 C. 北京小汤山医院 D. 以上三个医院都是 18. 根据材料二,下面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北京小汤山医院收治了全国 70%的“非典”病人。 - 11 - B. 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实现了 5G 网络全面覆盖。 C. 武汉雷神山医院参与建设人数最少,只有 400 多名工人。 D. 北京小汤山医院与武汉火神山医院编设床位数一样,建设用时也相同。 19. 材料一中“网络包工头”“云监工”意思是广大网友( ) A. 是医院建设的承包商 B. 实地参与了火神山医院的建设 C. 密切关注火神山医院
38、的建设过程 D. 负责监督雷神山医院的建 20.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谈谈在“中国速度”的背后,你看到了什么? _ 【答案】17. A 18. B 19. C 20. 材料一中描述的“10 天 10 夜争分夺秒, 火神山医院在日夜轰鸣的机械声中拔地而起”真正显示了中国速度。材料二中通过三处医院建筑面积、铺设的床位、建设用时和参与建设的人数可看出,“中国速度”的背后,是中国建造技术的创新,是更丰富的抗“疫”经验,是同舟共济、坚不可摧的中国力量。 【解析】 【分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结合“火神山医院是首个接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专门医院”可知选 B。
39、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A 结合“收治全国 1/7 的非典病人”可知错误。 B 结合材料二“功能齐全,5G 网络全面覆盖”可知正确。 C 结合材料二“8000+”可知错误。 D 结合材料二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用时为“10”和北京小汤山医院建设用时为“7”可知错误。 所以选 B。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结合“广大网友变身网络包工头云监工,密切关注医院建设过程”可知选 C。 【20 题详解】 的 - 12 -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关键信息和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为了人民的健康,为了尽快把疫情控制住,我们聚集多方力量、诠释“中国速度”: 10 天
40、 10 夜争分夺秒,火神山医院在日夜轰鸣的机械声中拔地而起。材料二中通过三处医院建筑面积、铺设的床位、建设用时和参与建设的人数可看出,“中国速度”的背后,是中国建造技术的创新,是更丰富的抗“疫”经验,是同舟共济、坚不可摧的中国力量。 阅读练习 -:$6:S!i$-#$%A$:&(S)*+,-./0123456789:;A%4?AABCD:;ELFG,SHISQ:;JDKLXYxi jiMENTOANSB”PQRNSTAQN$UVA:;WNX7AYtZNPAO_Z:aLSb-cde%efghi:NAj+l43klmnop:FAqr+sdSkl:tuvwxyzN|AN,OVAaS+|NILSHSQ
41、”:-+(:LQAY$a:klAV-:MpBE=A9?:S:-:A$- SMA:=!&Al$-=R:pShoN:A+m”A.NA2WLQS”A:x.+:AB,!:LNSCD#a:DA”%A,$xn xngB.%S”BA& - 13 - %ZNAEL:AISSQK()MNA-Z*+ELSQ,-5.ii/DW012N:VS:a3D45I67I89:I;S-.M?%H,aAAB?C$DESFHDG:AD:HIJAKLM+NOD:NS/NHNIAP3NQRA+QSN$U=5SVTUA:;=V-WAVX$QYZA+$-=S.N-=QRNyTACD_DS aL+Qd5DS21. 用“”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
42、的读音和汉字。 22. 结合全文,说说课文第小节的作用。_ 23.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举棋不定:_ 如释重负:_ 24.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小节的内容。 _ 25. 第段写“我”回忆了八岁,一个人去旅行 ,在文中的作用是( ) A. 增加文章生动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 过渡段,承上启下 C. 为下文“我”接受老妇人的菠菜作铺垫 D. 说明“我”看的书多,知识渊博 26. 赏析下面的句子。 (1)老人走进超市或快餐店,听到服务生嘴里咕咕哝哝地说着一些像机器人说的话时,会以为自己踏上了火星。 (从修辞角度) 这句话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把_,生动形象地_。 (2)她如释重负般给了我半
43、碟菠菜,还向我鞠躬说:“谢谢你啊。”老妇人终于安心地回到座位上慢慢地喝着大概已经凉了的四神汤。 (从描写角度) 这句话通过对老妇人动作、_、_的描写,刻画了_。 27. 老人送菜时作者描写了中年男子、中学生以及“我”的不同反应,这是一种_的写法,其作用是_。 - 14 - 28. 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对选文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链接材料】目前,我国的老龄化正迅速、大规模、高龄化地到来,老年人问题成了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老年人中差不多有三成的老人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焦虑、抑郁、孤独、失落等等。因老年人固有的生活模式,其个性和行为方式已定型,容易看不惯变革中的一些现象
44、,对后辈消费方式和价值观念常常不理解,以致喋喋不休或怨叹不已,影响了家庭和睦和身体健康。 主题:_ 感悟:_ 【答案】21. 燥 ji xng 慨 22. 该段总领全文;她“一脸病容”“一脸的彷徨无助”,显得与众人的不同,设置悬念;暗示她生活节奏慢,无法适应快节奏的社会;引出下文点菜时的“茫然”,面对菠菜太多的“茫然”,对兑换的一个卤蛋“讨论了许久”。 23. . 比喻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文中指老人付费时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 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轻松愉快。文中指老婆婆送给“我”半碟菠菜后轻松愉快的样子。 24. 老妇人嫌菠菜太多,吃不完,找人分享,有人拒绝了,“我”欣然接受。 25.
45、 C 26. . 比喻 . 服务生的话比作机器人的语言 . 体现出年轻人对老人缺少耐心,反映出城市节奏快,老人在城市生活的困难 . 神态 . 语言 . 老妇人在得到“我”的理解与认可后的轻松、快乐 27. . 对比 . 体现“我”的善良 28. . 本文通过记叙一位生活节奏迟缓的老妇人,惜物、善良却不被当今社会尤其是年轻人理解和接纳的故事,呼吁人们关注老年人问题,包容和关爱老年人。 . 应该在整个社会营造关爱和体贴老人的氛围;增加对老年服务设施的建设,如老年人商店、饭馆等等;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等等。 【解析】 【分析】 【21 题详解】 本题考查选字及读音。 心浮气躁:形容人性情浮躁,做
46、事不踏实 “机械”的“械”正确读音为:xi。 。 - 15 - “欣然接受”的“欣”正确读音为:xn。 大概:大致内容或情况;表示推测;表示对时间、数量的不很精确的估计。 根据正确的字形及读音,划去错误的字形及读音即可。 【2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 (1)句段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对上文(或全文) :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 ; 对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 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 ;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句段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 、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 阅读第一自然段,结合下文内
47、容分析可知,该段总领全文;她“一脸病容”“一脸的彷徨无助”,显得与众人的不同,设置悬念;暗示她生活节奏慢,无法适应快节奏的社会;引出下文点菜时的“茫然”,面对菠菜太多的“茫然”,对兑换的一个卤蛋“讨论了许久”。 【23 题详解】 本题考查解释词语。 作答时,可以先解释词语的本义,在解释其文中义。 “举棋不定”比喻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结合文中“老人总是问东问西、举棋不定,掏钱的动作又很慢,对方找了零钱还会抓不稳掉一地,如果再给一张小小的贴纸,恐怕会要了老人半条命。”分析可知,该词在文中指老人付费时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如释重负”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轻松愉快。结合文中“她如释重负般给了我半
48、碟菠菜,还向我鞠躬说:谢谢你啊。”分析可知,该词在文中指老婆婆送给“我”半碟菠菜后轻松愉快的样子。 【2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概括。 阅读第一至第六自然段,结合“老妇人还举起筷子证明清白,中年男子笑着摇头说他也点了青菜:谢谢你。你自己吃吧。被拒绝后的老妇人还是想寻找相助的贵人,她转而拜托另一桌的年轻人,四个刚下课的中学生也笑笑说不要,好像怕被老人传染到什么似的。”及“我望着自己 - 16 - 满桌的菜想着,如果老婆婆来求我,我就欣然接受。”“她如释重负般给了我半碟菠菜,还向我鞠躬说:谢谢你啊。老妇人终于安心地回到座位上慢慢地喝着大概已经凉了的四神汤。”分析可知,文章小节描写的内
49、容是:老妇人嫌菠菜太多,吃不完,找人分享,有人拒绝了,“我”欣然接受。 【2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结合文中八岁,一个人去旅行的故事内容及“我望着自己满桌的菜想着,如果老婆婆来求我,我就欣然接受。”“她如释重负般给了我半碟菠菜,还向我鞠躬说:谢谢你啊。老妇人终于安心地回到座位上慢慢地喝着大概已经凉了的四神汤。”分析可知,第段写“我”回忆了八岁,一个人去旅行 ,为下文“我”接受老妇人的菠菜作铺垫。 【2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赏析。 (1)阅读“老人走进超市或快餐店,听到服务生嘴里咕咕哝哝地说着一些像机器人说的话时,会以为自己踏上了火星。”这句话,分析可知,该句子
50、把服务生的话比作机器人的语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体现了年轻人对老人缺少耐心,反映出城市节奏快,老人在城市生活的困难。 (2)阅读“她如释重负般给了我半碟菠菜,还向我鞠躬说:谢谢你啊。老妇人终于安心地回到座位上慢慢地喝着大概已经凉了的四神汤。”这句话,分析可知,这句话中“如释重负”“安心”是神态描写,刻画出老妇人的“惜物”节俭;“鞠躬”是动作描写,“谢谢”是语言描写,这些描写手法的运用刻画出老妇人在得到“我”的理解于认可后的轻松、快乐。 【2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写作手法及其作用的理解。 阅读文章,结合文中“老妇人还举起筷子证明清白,中年男子笑着摇头说他也点了青菜:谢谢你。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