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学文言文阅读常考易错检测卷(有解析) .docx

上传人(卖家):Q123 文档编号:579441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学文言文阅读常考易错检测卷(有解析)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学文言文阅读常考易错检测卷(有解析)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学文言文阅读常考易错检测卷(有解析) .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部)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学文言文阅读常考易错检测卷(有解析) .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部)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学文言文阅读常考易错检测卷(有解析) .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文言文阅读常考易错检测卷-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一、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鲁人徙越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 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屦(j):麻鞋。缟(go):白绢,鲁人用缟做帽子。履(l):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跣(xin):赤脚。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而欲徙于越( ) (2)或谓之曰( )(3)以子之所长( )( )2翻译下列句子。(1)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_(2)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

2、使无穷,其可得乎?_3那个人劝阻鲁人徙越的理由是什么?_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_阅读理解。文徵明习字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选自书林记事)注释:率:标准苟且:马虎简札:书信少:通“稍”,稍微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书遂大进( )(2)平生于书( )(3)未尝苟且( )(4)或答人简札( )6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_7文徵明是明朝著名书画家,其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四绝”。从文中可以看出,他取得如此高的成就,源于他求学时具有_和_

3、的精神。阅读理解。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8解释下列加点词。志在高山_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_9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译文:_10选用原文同语填空。A伯牙鼓琴选自_B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是_和_C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是因为他“_”。11伯牙和钟子期的友情让人羡慕,根据你的积累请你写出有关“友情”的古诗句:_,_。1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本文给你的启示或者道理是什么?_完成文言文阅读一轴鼠画东安(

4、a)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b),献之邑令(c)。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d)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e),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f)举轴,则踉跄(g)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皆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注释:a东安,县名,现在湖南省衡阳一带。b一轴:画用轴装,一轴就是一幅的意思。c邑令:县令。漫:漫不经心,随意。d旦:早晨。e物色:察看。f逮:等到,及。g踉跄:形容猫跳跃捕鼠的样子。13解释加点字的意思:东安一士人善画_ 漫悬于壁_14县令因为什么感到奇怪?(用原文回答)_15翻译: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_阅读。品味读书之韵余(常尝)(渭谓)读书有三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

5、看仔细,心眼(即既)不专一,却只(慢漫)浪(通诵)读, ,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凯岂)不到乎?16在上面的“ ”上把这篇短文补充完整。17文中括号里的汉字用哪个合适,在原文中用“”标出来。18用心读书才能有所得。从这段选文,我们知道了一种读书方法。本学期,你还学到了哪些读书方法?简要写出一种。_19用心读书才能有所得。这段选文的作者是_,“问渠那得清如许,_”这两句诗也是他创作的。20用心读书才能有所得。赏“_,桃花流水鳜鱼肥”之美景,品“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_” 之乡思,悟“非澹泊无以明志,_”之境界“一万年太久,_”,让我们抓住现在,走进经典,在阅读中不断提升

6、自己。21用心读书才能有所得。本学期你用心读书了吗?选一本你印象最深刻的,把书名和主要内容写在下面。书名:_,主要内容:_小古文阅读训练。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zh)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j)齿蹍(nin)之,又不得。瞋(chn)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ni)破即吐之。注释:(1)鸡子:鸡蛋。(2)箸:筷子。(3)屐:古人穿的一种木制鞋,鞋底由木齿支撑。(4)瞋:同嗔,发怒。(5)蹍:踏,踩。22本文主人公是_,他是一个_的人,文章主要是通过对他的_描写来体现这一特点的,相关的字词有_、_、_等。23请写出你对下列几个字词的理解。食:_掷:_复:_啮

7、(ni)破:_24请写出你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蹍(nin)之,又不得。_文言文阅读执竿入城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乃入城注释:执:握。俄:一会儿。何不以锯中截而人:为什么不用锯子从中间截断再入城呢?遂:于是。25开始的时候这个鲁国人是怎样进城门的?(用文中原句回答)_26最后鲁国人怎样进了城门?(用自己的话写一写)_27下列说法不符合小古文内容的一项是()A执竿者不会随机应变,遇事不知变通。B老父自作聪明,好为人师。C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阅

8、读短文,完成练习。多言何益子禽问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虾蟆、蛙、蝇,日夜恒鸣口干舌擗然而不听。今观晨鸡,以时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选自墨子墨子后语)【注释】多言何益: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益:好处。子禽:人名,墨子的学生。恒:常常。擗(p):同“敝”,困、疲劳。以:按照。之:助词,的。28对“日夜恒鸣口干舌擗然而不听”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哪一项?()A日夜恒鸣/口干舌擗/然而不听B日夜恒鸣/口干舌擗然而/不听C日夜/恒鸣口干/舌擗然而不听D日夜恒鸣口干舌擗/然而/不听29借助文言文后的注释,猜想“开卷有益”的意思,正确的是哪一项?()A做试卷可以增加知识。B

9、打开书本阅读是有好处的。C把书打开可以增加知识。D做试卷确实是非常有好处的。30下列选项中“之”的意思与“唯其言之时也”中的“之”意思相同的是哪一项?()A虽与之俱学B送孟浩然之广陵C思援弓缴而射之D通国之善弈者也31文言文中墨子要说明的观点是什么?()A多说话有好处。B多说话没有好处。C切合时机地说话才有用。D多说鼓励别人的话才有用。参考答案:1 迁徙、搬迁 有的人 用,凭借 的2 有人知道后,劝他们说:“您搬迁到越国去,一定会受穷的。”这个鲁人奇怪地问:“为什么呢?” 凭借你的专长,跑到用不着你们的国家去,要想不穷困,哪能办得到呢?3他认为鲁人的专长在越过施展不开。4示例:凡做一事,制定行

10、动计划,必须先做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万不可纯凭主观,心血来潮,莽撞从事。做生意特别要了解顾客的需要。(做事要切合实际,实是求是,人实际出发,分析客观条件,这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分析】译文:鲁国有个人,特别善于编织麻鞋,他的妻子是纺织素绢的能手。他们想搬到越国去住。有个人知道后,劝他们说:“您搬迁越国,一定会受穷的。”这个鲁人奇怪地问:“为什么呢?”那人问答说:“你编织麻鞋,是供人穿用;你妻子纺织素绢,是做帽子。而越国的老百姓赤脚走路,不戴帽子。凭借你的专长,跑到用不着你们的国家去,要想不穷困,哪能办得到呢?”1本题考查文言字词的解释,这种题型考查的都是重要的字词,需要识记。可以结合整句话

11、的意思来理解加点字词的含义。(1)“而欲徙于越”翻译为他们想搬到越国去住。徙:迁徙、搬迁。(2)“或谓之曰”翻译为有个人知道后,劝他们说。或:有的人。(3)“以子之所长”翻译为凭借你的专长。以:用、凭借;之:的。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的时候要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可以先把句中的重点字词翻译出来,再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句通顺。(1)或:有的人;子:你;何也:为什么。整句话翻译为:有人知道后,劝他们说:“您搬迁到越国去,一定会受穷的。”这个鲁人奇怪地问:“为什么呢?”(2)以:用、凭借;之:的;欲:想要。整句话翻译为:凭借你的专长,跑到用不着你

12、们的国家去,要想不穷困,哪能办得到呢?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可以结合文中重点句子分析作答。根据“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的意思是凭借你的专长,跑到用不着你们的国家去,要想不穷困,哪能办得到呢?”可知,那个人劝阻鲁人徙越的理由是他认为鲁人的专长在越国施展不开。4本题考查古诗说明的道理,可以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分析作答。本文讲述了善于编织麻鞋和纺织素绢的一家人准备搬到赤脚走路,不戴帽子的越国去,有个人知道后劝他的故事。故事告诉我们凡做一事,制定行动计划,必须先做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万不可纯凭主观,心血来潮,莽撞从事。做生意特别要了解顾客的需要。(做事要切合实际,实

13、是求是,人实际出发,分析客观条件,这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5 于是,就 对,对于 曾经。这里“未尝”指从来没有。 答复,回复6稍微有一点不满意,必定再三改动而不感到厌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湛绝妙。7 勤学苦练 一丝不苟【分析】文徵明临摹千字文(旧时的启蒙读本),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平时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有时给人回复书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必定再三改动而不感到厌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湛绝妙。5这道题考查学生对古诗字词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这部分需要学生多加练习,联系自己学过文言文字词,结合语境答题。这部分是难点,教师应加强学生对字词理解的考查。6考查文

14、言文句子的翻译。结合语境翻译句子。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积累,做到理解内容,分析写法,领悟情感,语言表达要准确,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翻译时注意“少、厌、故、愈、精妙”等字的翻译。7此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在解答时可以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等分析人物形象,注意表达清楚,正确分析人物形象。这篇文章记叙了文徵明勤学苦练、坚持不懈、一丝不苟练习书法的故事,告诫我们如果做事半途而废,最终只能一事无成,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成功。结合文章“日以十本为率”、“未尝苟且”、“必再三易之不厌”等句子理解即可得出答案,8 心志,情志。 形容极短的时间。9认为世界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10 吕氏春

15、秋 高山流水 知音难觅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1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12知音难觅,要好好珍惜身边的朋友。【分析】译文:伯牙弹琴,钟子期听他弹琴。伯牙在弹琴时,而心志在高山,钟子期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巍峨的太山。”不一会儿,伯牙心志在流水,钟子期又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流水。”钟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身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8本题考查文言字词的解释,这种题型考查的都是重要的字词,需要识记。可以结合整句话的意思来理解加点字词的含义。“志在高山”翻译为心志在高山,志:心志,情志。“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翻译为不一会儿,伯牙心志在流水。少选:形容极

16、短的时间。与会儿,不久。9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的时候要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可以先把句中的重点字词翻译出来,再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句通顺。以为:认为;足:值得;者:的人。句子翻译为:认为世界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10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填空。伯牙鼓琴选自吕氏春秋,根据文章的大意,可从提炼出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及知音难觅(很难找到真正懂得自己,关心自己,和自己有很多知心话可以说的那种人)。根据文章中“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的意思(钟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身

17、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可知,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是因为他“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1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的积累。作答时要认真审题,题中要求“写出有关写友情的古诗句”,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出自初唐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意思是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如近在比邻。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中心的把握,可以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答。本文讲述了伯牙和钟子期互为知音,二人之间的友情让人羡慕,在钟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由此可知,知音难觅,我们要好好珍惜身边的朋友。13 擅长,善于 随便,随意14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15县令刚开

18、始不知道爱惜它,漫不经心地把这幅画挂在墙壁上。【分析】参考译文:东安有一个读书人擅长作画,画了一幅装裱好的鼠画,献给县令。县令刚开始不知道爱惜它,漫不经心地把这幅画挂在墙壁上。每天早晨走过挂画的地方,那幅鼠画总是落在地上,多次挂上去又屡屡落下。县令对这种情况感到很奇怪。一天黎明时候县令起来察看,发现画又落在地上,并且有一只猫蹲在画的旁边。等到县令把画拿起来,猫就跳起来追赶那幅鼠画。县令就用这幅画来试其他的猫,结果没有一只不是这样的。到这时候,才知道这幅鼠画是画得很逼真的。13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熟读百遍,其义自现。这是对文言词语理解的考查。要求学生对文言

19、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词汇的理解、识记和积累,应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东安一士人善画”的意思是“东安有一个读书人擅长作画”,所以“善”是指擅长、善于。“漫悬于壁”的意思是“随意地把这幅画挂在墙壁上”,所以“漫”是指随意、随便。14此题考查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题目要求在文中找出县令感到奇怪的原因,结合文章“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可知,县令感到奇怪是因为“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15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

20、方法,直译和意译,考试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最后根据上下疏通句子。句子的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句中的“令”指的是“县令”;“初”是指“一开始,刚开始”;“爱”作动词用,指“爱惜”;“漫”指“漫不经心,随意”;“于”指“在”。所以整句话的意思就是县令刚开始不知道爱惜它,漫不经心地把这幅画挂在墙壁上。16谓心到、眼到、口到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17尝 谓 既 漫 诵 岂18不感兴趣的文章略读,感兴趣的文章精读。19 朱熹 为有源头活水来20 西塞山

21、前白鹭飞 故园无此声 非宁静无以致远 只争朝夕21 名人传 描述了处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三位伟大艺术家的精神力量和心灵之美。【分析】译文: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致志,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16考查文言文默写,注意不写错别字。“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意思是: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却只漫浪诵读,绝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意思是: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1

22、7考查形近字的辨析,结合语境分析。常:经常;尝:曾经渭:水名;谓:说即:就是意思;既:既然漫:散漫;慢:指的是做事慢通:设有阻碍,可以穿过;诵:朗诵凯:军队得胜回来奏的乐曲;岂:助词,表示反诘。18考查学生对读书方法的掌握。读书的时候,可以精读,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也可以不感兴趣的文章略读,感兴趣的文章精读。19考查古诗的积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朱熹观书有感,诗句意思: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20考查对古诗的理解与默写。“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出

23、自张志和渔父;“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出自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出自于诸葛亮的诫子书,可以指修养人的品性道德,也可指对于能够实现远大目标的一种方式。“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出自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21考查学生对课外书的积累。先写出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书名,再介绍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能用简练的语言把它的主要内容说出来。如:名人传,主要内容:描述了处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三位伟大艺术家的精神力量和心灵之美。22 王蓝田 性急 动作 刺 举 掷23 吃 (把鸡蛋)扔到地上 又 咬破24鸡蛋在地上旋转不停,他于是就从席上下来用鞋踩,又没有踩到。【

24、分析】译文:王蓝田性子很急。有一次吃鸡蛋,他用筷子扎鸡蛋,没有拿到,便十分生气,把鸡蛋扔到地上。鸡蛋在地上旋转不停,他接着从席上下来用木屐踩,又没有踩到。愤怒至极,又从地上拾取放入口中,把蛋咬破了就吐掉。22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描写手法的辨析,注意结合文章分析。这篇文言文主要介绍了王蓝田性急的性格,他的性格是通过他吃鸡蛋的“刺”“举”“掷”等一系列动作表现出来。2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实词的解释。注意结合句子来理解,不要添字。食:吃。掷:(把鸡蛋)扔到地上。复:又。啮(ni)破:咬破。2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注意翻译时不要漏掉关键词语,另外,如果句子缺少成分,则要补上缺少

25、的部分,加括号可以表示增补或说明内容。注意重点字词的解释,如:止是停的意思;蹍(nin)是踩的意思。句子的意思:鸡蛋在地上旋转不停,他于是就从席上下来用鞋踩,又没有踩到。25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26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27C【分析】文言文的大意是:鲁国有个拿着长长的竿子进入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实在想不出办法来了。会儿,有个老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只不过是见到的事情多了,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于是。那个鲁国人于是依照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入了城。25要求用文中原句回答,结合注释可知:

26、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故答案为: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26根据“遂依而截之,乃入城”可知。最后他听了老人的话,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27根据译文可知,他听了老人的话,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这个方法也是错误的。所以这个故事并不是要告诉我们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故C错误。28A29B30D31C【分析】文言文翻译:子禽向老师请教道:“多说话有好处吗?”墨子答道:“虾蟆、青蛙,白天黑夜叫个不停,叫得口干舌疲,然而没有人去听它的。你看那雄鸡,在黎明按时啼叫,天下震动,人们早早起身。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重要的是话要说得切合时机。”28本题考查文言文的节奏。文言文的断句技巧包括看关键词、利用修辞断句、总分关系断句法、借助固定结构等。本题可以根据意思来划分。29本题考查词语意思。益:好处;卷:书本;可知“开卷有益”意思是打开书本阅读是有好处的。30本题考查“之”的解释。“唯其言之时也”中的“之”是助词,的。“虽与之俱学”中的“之”是代词,他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之”是到、去;“思援弓缴而射之”中的“之”是代词,他;“通国之善弈者也”中的“之”是助词,的。31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从“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这句话可知墨子要说明的观点是切合时机地说话才有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语文 > 部编版(统编版) > 六年级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部)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学文言文阅读常考易错检测卷(有解析) .docx)为本站会员(Q1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