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填空练习(第1—6课附参考答案).doc

上传人(卖家):luzy369 文档编号:7252001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7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填空练习(第1—6课附参考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填空练习(第1—6课附参考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填空练习(第1—6课附参考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填空练习(第1—6课附参考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填空练习(第1—6课附参考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中政治哲学与文化填空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第1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1.哲学的起源哲学是一门爱智慧或追求智慧的学问。哲学产生于 (本源),哲学起源于人们在 中对宇宙、人生的 和 。(产生方式)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 的世界观;世界观 方法论,方法论 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 。3.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的进步 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 和 的 。4.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和 问题,也就是 和 的关系问题。(注意:不是辩证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 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和 这两个基本派别的 。)第二方面:思

2、维和存在 的问题,即思维 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为 和 的标准。)5.哲学的基本派别: 和 (1)分歧:是围绕 和 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唯物主义认为, 是本原的, 是派生的,物质 意识;而唯心主义认为, 是本原的,物质 意识,意识 物质。(2)形态:唯物主义: 物主义、 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和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和 唯心主义。6.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 和 、 和 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实现 和 的解放。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核心观点: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2)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在 的基础上,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世界,第一次在科学

3、的基础上实现了 与 的有机结合,它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于社会历史研究领域,实现了 的 与 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 上的 和 的统一。(3)理论品质: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 、 和 , 。高中政治哲学与文化填空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第2课 探索世界的本质( 辩证唯物论)一、世界的物质性1.物质概念:物质是 ,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2.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在本质上是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 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它们都是 的组成部分.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是 的产物。 创造了人和人类

4、社会。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 ,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 、 。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 ,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4.意识的起源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 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 发展的产物;意识是 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从意识的内容与形式看:意识是对人脑对 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是 的,但它的形式是 的。5.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原理内容】自然界在本质上是 的,人类社会的 、 、 及其构成 ,都具有客观的 ,人的意识本身就 于物质。物质是 ,意识是物质的 ,物质 意识。因此,世界是 世界,世界的 在于它的物质性。【方法论】我们应当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 原则

5、,坚定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二、运动的规律性(一)规律是客观的1.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 和 。2.运动与物质的关系【原理内容】物质是 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 和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 运动,物质是运动的 。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方法论】要求我们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 。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 为转移,既不能被 ,也不能被 。规律是 ,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 规律。【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 规律,按 办事。5.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原理内容】

6、(1)人能够能动地 世界。意识活动具有 、 和 ,它不仅可以认识事物的 ,而且能够把握深藏于事物内部的 和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2)人能够能动地 世界。意识不仅能够能动地 客观世界,而且可以能动地 人们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 变成 ,创造出 的 。(3)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意识的能动性受到 的制约。只有 的 意识,才能 发挥能动作用,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 ; 的 意识,会导致实践的 ,会对事物的发展产生 作用。【方法论】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尊重规律,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6.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7、方法论)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 ,从 出发充分发挥 ,不断 , , 探求事物的 ,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把 规律与 结合起来,把 同 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 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 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补充】7.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物质 意识,意识对物质具 ,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 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 作用。【方法论】既要做到 、 ;又要重视 ,自觉树立 ,克服 8.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 、 , 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 和 规律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的主

8、观能动性是 的。【方法论】既要 , ,又要充 ,把 和 有机地结合起来。高中政治哲学与文化填空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第3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唯物辩证法) 观点和 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内容】联系是 , 事物都与周围 有着这样或那样的 。事物内部各 、各 之间相互联系,世界是一个 的有机整体【方法论】用 观点看问题,反对用 观点看问题。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内容】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 ,不以 为转移; 事物的联系和 事物的联系都是 的。【方法论】要从事物 中把握事物切忌 。可

9、以根据事物的 ,改变事物的 ,调整 ,建立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内容】事物的联系是 ;【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 ( 条件、 条件、 的条件)。一切以 、 和 为转移4.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内容】整体与部分既 ,又 、 的。整体居于 地位,整体 着部分,具有 的功能。整体的 及其 也会 到部分。整体是由 构成,部分的 会 整体的功能。 的功能及其变化 对整体的功能起 作用。【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 ,立足 ,把各个 联系起来考察, ,选择 ,实现整体 ,从而达到整体功能 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必须重视 的作用,用 推动 。5.系统优化方法:【原理内容】系

10、统是指由 、 的诸 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具有 , ,内 的特征【方法论】树立 ,掌握 ,用 的方法认识事物。把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 ,选择 (二)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点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内容】发展具有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 看问题。2. 发展的实质【原理内容】发展是事物的 和 ;发展是 的产生与 的灭亡。【方法论】要求我们用 观点看问题,坚持 ,培养 ,促进 的成长。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事物发展的途径)【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前途是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看到前途是 ,对未来充满 。又要做好 ,不断 前进道路上的 。4. 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事物

11、发展的状态或形式)【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总是从 开始,量变是质变的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 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 ;质变又为 开辟道路,使事物在 上开始 。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 上开始 变,如此循环往复, 。【方法论】重视 ,为实现事物的 创造 。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时,要果断地抓住 ,促成 ,实现事物的 。5. 辩证否定原理【原理内容】辩证的否定是 , ;辩证的否定是 和 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 【方法论】在立足实践的基础上,树立 。(三)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观点)1.矛盾的含义【原理内容】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的 关系,矛盾就是 。【方法论】我们必须用 观点, 看问题

12、。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原理内容】区别:矛盾的同一性矛盾双方 、 的属性和趋势(即矛盾双方 、 ,在一定条件下 积极创造 ,使矛盾向 转化)。矛盾同一性是 ;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 、 的属性。矛盾的斗争性是 。联系:矛盾的同一性 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统一是 的统一,是包含着 的统一;矛盾的斗争性也 同一性存在;斗争性 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 。矛盾双方的 推动事物的 、 和 ,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 和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用 的观点看问题(即 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的 又要看到 ,在 中把握 ,在 中把握 。.3.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

13、中,即 有矛盾;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 ,即 有矛盾。【方法论】(1)承认矛盾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 。要敢于 盾,勇于 矛盾,善于 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 矛盾。(2)坚持用 、 看问题。4.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内容】是指矛盾着的 及其 各有其 。即 的事物有 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 和 上有 的矛盾。同一事物的 矛盾,同一矛盾 各有其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即矛盾的 和 、 和 的关系)【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一方面,普遍性 之中,并通过 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 。不包含 的特殊性是没有的。矛盾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在一

14、定场合可以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 与 、 与 的 的 的统一(从中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 相结合、同 相结合。)6.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原理内容】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 地位、对事物发展起 作用;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 地位、对事物发展 作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 ,并在一定条件下 【方法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 ,集中力量解决 ;又要学会 ,恰当处理好 坚持 和 相统一7.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辨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在每一个矛盾中于 地位、起 作用的矛盾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 地位,不起 作用的矛盾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

15、质主要是由 的 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 ,又 ,并在一定条件下 。【方法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 ,又要分清 ,着重把握 ,抓 。坚持 和 相统一8.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原理依据: 矛盾和 矛盾、矛盾的 和 的辩证关系原理。基本内容第一,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 ,又要看到 ;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 ,又要看到矛盾的 。第二,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 ;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 第三,两者的关系:两点论是 的两点论,重点论是看到 的重点。方法论:要求我们应该把 和 统一起来,看问题、办事情,既要 ,又要善于抓住

16、 ,反对 和 。高中政治哲学与文化填空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第4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认识论)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是认识的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 ,感性认识 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二者相互 ,相互 ,具有 关系。2.实践的含义和特点实践是人们 的 活动。实践是一种 活动,实践可以把人们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实践具有 、 和 。3.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实践是认识的 :实践是认识的 ,是认识 (原因3点要掌握),是 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 。认识对实践有 , 的认识、 理论对实践会起 作用; 的认识、 理论会把人们的实践引向 。【方法论】坚持

17、 的观点,重视 的指导作用,做到 与 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4.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真理是 ,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 的真理性认识 ,真理面前人人 真理是有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 和 。要正确把握真理 和 真理是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 来说的,都是 与 、 与 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随着 的推移、 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完善真理。5.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真理和谬误是 ,真理和谬误既 又 ,要 错误。6.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原理(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的特点)【原理内容】认识具有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 往往要经过从 到 ,再从 到 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原因:A认识的主体受到 以及其他各

18、种 的限制。B认识的客体是 的、 的,其 的暴露有一个过程)认识具有 ,人类的认识是 的,追求真理是一个 的过程。(原因:A物质世界是 的B人类是 的。C实践是 的)认识具有 ,人的认识是 、 的。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 自身【方法论】要求我们 , 在实践中 和 真理,在实践中 和 真理。高中政治哲学与文化填空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第5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第6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历史唯物主义或唯物史观)(一)社会历史观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 ,有什么样的 就有什么样的 ; 的变化发展 着 的变化发展;社会意识具有 。社会存在

19、与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 。社会意识有时会 社会存在,有时又会 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 的 。 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其 作用; 的社会意识可以 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 作用。【方法论】要求我们要从 出发,树立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生产力 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 生产关系的 ;生产力的 ,迟早会引起 的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 。当生产关系 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 作用;当生产关系 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则起 作用。【方法论】在社会主义社会通过 ,积极 生产关系,使生产关系 生产力发展,从而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

20、筑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 。当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状况时,它 经济基础的 和 ;当它 经济基础时,会 经济基础的 和 。当上层建筑为 经济基础 时,它就 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进步;当它为 经济基础 时,则 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前进。【方法论】在社会主义社会通过 ,积极 上层建筑,使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的发展,不断 社会经济发展。4.关于我国现阶段的改革。改革的原因:社会主义社会的 仍然是 和 、 和 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 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 、 即改革加以解决。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的意义:改

21、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 。改革的性质: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 和 。5.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 。人民群众是 和 的 人民群众是 的 。【方法论】要树立 ,坚持 。(二)人生观价值观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内容】价值观对人们 和 的活动有重要的 作用。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 和 。价值观影响人们 的活动,影响人们的 。价值观是人生的 。价值观影响 和 的选择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 ,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 的标准。【方法论】树立 价值观,作出正确的 和 ,培育和践行 ,倡导 。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征: ,因时间、

22、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往往因人而异。在阶级社会中,具有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坚持 ,自觉 的 。自觉站在 的 上,把 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 的思想,把献身 ,维护 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3.人生价值(1)人的价值就在于 价值,在于对社会的 和 。人既是价值的 ,又是价值的 。人生价值是 与 的统一。(2)对个人的价值评价主要是看 。最根本的是对 和 的 。(3)如何实现?(根本途径)弘扬 ,实现 。(客观条件)在 与 的 中实现价值。(主观条件)在 中走向成功。需要充分发挥 ,需要 、 的精神。需要努力增长 ,全面提高 。需要有坚定的 ,需要有

23、 的指引。需要 ,不断打牢 。(补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附:参考答案第1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1.哲学的起源哲学是一门爱智慧或追求智慧的学问。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本源),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产生方式)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3.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4.哲学的基本问题哲

24、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注意:不是辩证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5.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而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2)形态:唯物主义:古代朴唯物主义、近代形而

25、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6.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核心观点: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2)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世界,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它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于社会历史研究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3)理论品质: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8

2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2课 探索世界的本质( 辩证唯物论)一、世界的物质性1.物质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

27、、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4.意识的起源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从意识的内容与形式看:意识是对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它的形式是主观的。5.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原理内容】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本身就根源于物质。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方法论】我们应当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

28、统一性原则,坚定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二、运动的规律性(一)规律是客观的1.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2.运动与物质的关系【原理内容】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方法论】要求我们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

29、律。【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5.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它不仅可以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不仅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可以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3)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意识的能动性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有效发挥能动作用,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

30、目标;违背客观规律的错误意识,会导致实践的失败,会对事物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方法论】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尊重规律,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6.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方法论)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补充】7.物质和意

31、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方法论】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8.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第3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和发

32、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内容】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它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事物内部各部分、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内容】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方法论】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3.联系的多样

33、性【原理内容】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内外部条件、主客观条件、有利不利的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4.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内容】整体与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把各个部分联系起来考察,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

34、效果。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5.系统优化方法:【原理内容】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的特征【方法论】树立全局观念,掌握系统的优化方法,用综合思维的方法认识事物。把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二)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点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内容】发展具有普遍性。【方法论】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 发展的实质【原理内容】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与旧事物的灭亡。【方法论】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事物发展的途径)【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4. 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事物发展的状态或形式)【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政治 > 统编版(人教部编版2019) >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填空练习(第1—6课附参考答案).doc)为本站会员(luzy369)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