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四课计算机的发展第十四课计算机的发展 课题:计算机的发展课题:计算机的发展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河南大学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上 目标确定的依据目标确定的依据 (1)认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情况。 (2)了解计算机的各个发展阶段。 (3) 了解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4)了解计算机的特点。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发展是河南大学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十四课的 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及计算机的特点。它的主要内容是计算机 的发展历史, 向学生展现出计算机的美好发展前景, 激起学生学好计算机的热情。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在这之前学
2、生已经对计算机有或多或 少的了解。对计算机的发展已有一定感性认识,对计算机发展整个过程的认识模 糊,教学中适当运用视频、图片、声音让学生感受计算机的发展,向学生展现出 计算机发展的美好前景。 学习目的学习目的:1、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史。2、了解计算机的发展。 评价任务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 评价要点 认知 操作 情感 计算工具的发 展史 了解 感兴趣 计算机的发 展。 了解 感兴趣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导入:同学们,过去的计算机是什么样子的?你们知道吗? 回顾计算机发展的历史,并依此上溯它的起源,真令人感叹沧海桑田的巨 变。 历数计算机史上的英雄人物和跌宕起伏的发明故事,将给后人留下长久的思 索
3、和启迪。 讲授:计算工具的发展史 人类最早使用的计算工具是手指,然后发展到用“结绳”来帮助记事。后来, 人们用“筹码”开改进工具, 其中要属中国的算筹最为有名。 在使用算筹的过程中, 一旦遇到复杂运算常弄的繁杂混乱,让人感到不便。于是中国人又发明了一种新 型的计算工具算盘。算盘帮助中国古代数学家取得不少重大科技成果。 15 世纪,随着天文、航海的发展,计算工作日趋繁重,英国数学家奥特雷德发 明了第一把“机械化”计算尺。 17 世纪,欧洲一批数学家开始设计和制造以数字形式进行基本运算的数字计算 机。 1946 年 2 月, 被人们称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埃尼阿克” (ENIAC) 在美国
4、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诞生。 计算机发展史: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1946-1958):体积较大,运算速度较低,存储容量不大, 而且价格昂贵。这一代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只在重要部门或科学研究部门 使用。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1958-1965):全部采用晶体管作为电子器件,其运算速度 比第一代计算机的速度提高了近百倍,体积为原来的几十分之一。在软件方面开 始使用计算机算法语言。这一代计算机不仅用于科学计算,还用于数据处理和事 务处理及工业控制。 第三代电子计算机(1965-1970):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为电子器件,并且出现 了操作系统,使计算机的功能越来越多,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第四代电子计算
5、机(1970 以后):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和超大规模集成 电路(VLSI)为电子元件。 第五代电子计算机:第五代计算机将把信息采集、存储、处理、通信和人工智能 结合在一起,具有形式推理、联想、学习和解释的能力。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这一节是计算机常识课,而且这一节的知识,学生知道得不多,比较适合采用直 观教学与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但是如何把这一节课上得生动,上得能够充 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这节课成败的关键。为了使这节课能上得生动,我收集 了一些教材之外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为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这节课里我设 了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学生思考,问题是在刚上课的时候提出的“最早见过的计 算机和最近见过的计算机分别是什么样的?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这个问题虽 能引起学生的思考,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如果能增加一些实物观察,效果可以 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