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课标(老高考)语文复习练习课件:专题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pptx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文档编号:855733 上传时间:2020-11-12 格式:PPTX 页数:230 大小:9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新课标(老高考)语文复习练习课件:专题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30页
2021年新课标(老高考)语文复习练习课件:专题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30页
2021年新课标(老高考)语文复习练习课件:专题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30页
2021年新课标(老高考)语文复习练习课件:专题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30页
2021年新课标(老高考)语文复习练习课件:专题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2020课标全国,7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5分) 越野滑雪 美海明威 缆车又颠了一下,停了。尼克正在行李车厢里给滑雪板上蜡,把靴尖塞进滑雪板上的铁夹,牢牢扣 上夹子。他从车厢边缘跳下,落脚在硬邦邦的冰壳上,来一个弹跳旋转,蹲下身子,把滑雪杖拖在背 后,一溜烟滑下山坡。 乔治在下面的雪坡上一落一起,再一落就不见了人影。尼克顺着陡起陡伏的山坡滑下去时,那股冲 势加上猛然下滑的劲儿把他弄得浑然忘却一切,只觉得身子里有一股飞翔、下坠的奇妙感。他挺 起身,稍稍来个上滑姿势,一下子又往下滑,往下滑,冲下最后一个陡峭的长坡,越滑越快,越滑越快, 雪坡似乎在他脚下消失了。身子下蹲得几乎倒坐在

2、滑雪板上,尽量把重心放低,只见飞雪犹如沙 暴,他知道速度太快了。但他稳住了。随即一搭被风刮进坑里的软雪把他绊倒,滑雪板一阵磕磕绊 绊,他接连翻了几个筋斗,然后停住,两腿交叉,滑雪板朝天翘起,鼻子耳朵里满是雪。 乔治站在坡下稍远的地方,正噼噼啪啪地拍掉风衣上的雪。 A A组组 统一命题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课标卷题组 “你的姿势真美妙,尼克,”他大声叫道,“那搭烂糟糟的雪真该死。把我也绊了一跤。” “在峡谷滑雪什么滋味儿?”尼克挣扎着站起来。 “你得靠左滑。因为谷底有堵栅栏,所以飞速冲下去后得来个大旋身。” “等一会儿我们一起去滑。” “不,你先去。我想看你滑下峡谷。” 尼克赶过乔治。他的滑雪板开始

3、有点打滑,随后一下子猛冲下去。他坚持靠左滑,末了,在冲向栅 栏时,紧紧并拢双膝,像拧紧螺旋似的旋转身子,把滑雪板向右来个急转弯,扬起滚滚白雪,然后慢慢 减速,跟铁丝栅栏平行地站住了。 他抬头看看山上。乔治正屈起双膝滑下山来;两支滑雪杖像虫子的细腿那样荡着,杖尖触到地面, 掀起阵阵白雪,最后,他一腿下跪,一腿拖随,整个身子来个漂亮的右转弯,蹲着滑行,双腿一前一后, 飞快移动,身子探出,防止旋转,两支滑雪杖像两个光点,把弧线衬托得更加突出,一切都笼罩在漫天 飞舞的白雪中。 尼克用滑雪板把铁丝栅栏最高一股铁丝压下,乔治纵身越过去。他们沿路屈膝滑行,进入一片松 林。路面结着光亮的冰层,被拖运原木的马儿

4、拉的犁弄脏了,染得一搭橙红,一搭烟黄。两人一直 沿着路边那片雪地滑行。大路陡然往下倾斜通往小河,然后笔直上坡。他们透过林子,看得见一座 饱经风吹雨打、屋檐较低的长形房子。走近了,看出窗框漆成绿色。油漆在剥落。 他们把滑雪板竖靠在客栈墙上,把靴子蹬蹬干净才走进去。 客栈里黑咕隆咚的。有只大瓷火炉在屋角亮着火光。天花板很低。屋内两边酒渍斑斑的暗黑色 桌子后面摆着光溜溜的长椅。两个瑞士人坐在炉边,喝着小杯混浊的新酒。尼克和乔治在炉子另 一边靠墙坐下。一个围着蓝围裙的姑娘走过来。 “来瓶西昂酒,”尼克说,“行不行?” “行啊,”乔治说,“你对酒比我内行。” 姑娘走出去了。 “没一项玩意儿真正比得上滑雪

5、,对吧?”尼克说,“你滑了老长一段路,头一回歇下来的时候就会 有这么个感觉。” “嘿,”乔治说,“真是妙不可言。” 姑娘拿进酒来又出去了,他们听见她在隔壁房里唱歌。 门开了,一帮子从大路那头来的伐木工人走进来,在屋里把靴子上的雪跺掉,身上直冒水汽。女招 待给这帮人送来了三公升新酒,他们分坐两桌,光抽烟,不作声,脱了帽,有的背靠着墙,有的趴在桌 上。屋外,拉运木雪橇的马儿偶尔一仰脖子,铃铛就清脆地叮当作响。 乔治和尼克都高高兴兴的。他们两人很合得来。他们知道回去还有一段路程可滑呢。 “你几时得回学校去?”尼克问。 “今晚,”乔治回答,“我得赶十点四十的车。” “真希望你能留下,我们明天上百合花峰

6、去滑雪。” “我得上学啊,”乔治说,“哎呀,尼克,难道你不希望我们能就这么在一起闲逛吗?带上滑雪板,乘 上火车,到一个地方滑个痛快,滑好上路,找客栈投宿,再一直越过奥伯兰山脉,直奔瓦莱州,穿过恩加 丁谷地。” “对,就这样穿过黑森林区。哎呀,都是好地方啊。” “就是你今年夏天钓鱼的地方吧?” “是啊。” 他们喝干了剩酒。 尼克双肘撑在桌上,乔治往墙上颓然一靠。 “也许我们再也没机会滑雪了,尼克。”乔治说。 “我们一定得滑,”尼克说,“否则就没意思了。” “我们要去滑,没错。”乔治说。 “我们一定得滑。”尼克附和说。 “希望我们能就此说定了。”乔治说。 尼克站起身。他把风衣扣紧。他拿起靠墙放着的

7、两支滑雪杖。 “说定了可一点也靠不住。”他说。 他们开了门,走出去。天气很冷。雪结得硬邦邦的。大路一直爬上山坡通到松林里。 (陈良廷译,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中描写滑雪的段落多从尼克的角度来写,要么侧重他本人滑雪时的感受,要么通过他的眼睛 来观看乔治滑雪的姿态,虽多次描写而无雷同之感。 B.小说的多个细节描写突出了客栈的破败和黯淡,与白雪皑皑的山间峡谷形成鲜明对比,小说氛围 由此发生变化,情节也由此发生转折。 C.小说插入了对喝酒的瑞士人、客栈女招待、伐木工人等人物的描写,这符合主人公在客栈小憩 时的观察,也为小说增添了更真

8、切的故事背景。 D.小说主旨与老人与海较为接近,都是通过描写人挑战大自然或者投身不甘平庸的冒险生活, 来塑造海明威式的“硬汉”形象。 2.两人在喝完酒离开客栈前有一段一再相约的对话,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对话者的心理。(6分) 3.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 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 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6分) 一、 1.答案答案 D D项,“小说主旨与老人与海较为接近,都是通过描写人挑战大自然或者投身不 甘平庸的冒险生活”错,老人与海的主旨是通过桑地亚哥捕鱼的故事,写出老人在

9、重重困难面 前永不屈服的精神,集中体现了海明威对人的力量与意志的赞美,对人的命运的关注,显示了人类 战胜自然的坚强意志。越野滑雪写两个年轻人相约滑雪,在运动中挑战极限,享受身体与心灵 的快乐以及对这项运动的真心热爱。 2.答案答案 两人一再相约,表明他们对此有强烈的愿望;分别之际的一再相约,也表达出依依不 舍的心情;但已经感觉到这一愿望不会实现,心情有些惘然。 解析解析 “我们要去滑,没错。乔治说。”“我们一定得滑。尼克附和说。”这里显示了 他们对越野滑雪这项颇具挑战的运动有共同的热爱;“也许我们再也没机会滑雪了,尼克。 乔治说。”“我们一定得滑,尼克说,否则就没意思了。”两个人在越野滑雪中志

10、同道 合,共存共荣,但回到现实,还是被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击溃,显示出他们无奈的心理;“希望我 们能就此说定了。乔治说。”“说定了可一点也靠不住。他说。”乔治在滑雪运动中触 碰到默契与精神上的快乐,重视友谊,重视承诺,尼克害怕承诺无力兑现。 3.答案答案 小说的情节是两人的越野滑雪及在小客栈的逗留,这只是小说“露出水面的八分之 一”;通过小说已有的情节安排,可以推测出其背后隐藏着更为丰富的内容,尤其是两人在滑雪 之外的生活;这种情节安排使小说大量留白,引人遐思。 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海明威的“冰山”理论的效果。海明威认为,冰山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是直 接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外部特征,即小说的人物、

11、环境、情节。冰山隐藏的思想内容,具有巨大的张 力,需要我们去填充。这篇小说,一开始就安排了既客观又如实景一般的雪景描写,又像摄影师一 样聚焦越野滑雪精彩刺激的动作,让人如临其境,同时也引起悬念,让人想要追问两位人物何时何 地相识,为何如此默契;在客栈休息时,通过他们简短的对话,我们能感受到他们对这项极限运动的 热爱,感受到滑雪给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享受,更是心灵上的冲击与诱惑,情节安排使小 说留白,引起读者对人物的好奇。 二、(2020课标全国,7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5分) 书 匠(节选) 葛 亮 秋天的时候,我父亲接到了小龙的电话。 小龙说,毛羽,这个老董,差点没把我气死

12、。 父亲问他怎么回事。 他说,馆里昨天开了一个古籍修复的研讨会,请了许多业界有声望的学者。我好心让老董列席,他 竟然和那些权威叫起板来。说起来,还是因为馆里来了本清雍正国子监刊本论语,很稀见。可 是书皮烧毁了一多半,给修复带来很大难度。省外的专家,都主张将整页书皮换掉。没承想老董跟 人家轴上了,说什么“不遇良工,宁存故物”,弄得几个专家都下不了台。其中一个,当时就站起身 要走,说,我倒要看看,到哪里找这么个“良工”。老董也站起来,说,好,给我一个月,我把这书皮补 上。不然,我就从馆里走人,永远离开修书行。你说说看,仪器做了电子配比都没辙。你一个肉眼 凡胎,却要跟自己过不去,还立了军令状。毛羽,

13、再想保他,我怕是有心无力了。 父亲找到老董,说,董哥,你怎么应承我的? 老董不说话,闷着头,不吱声。 父亲说,你回头想想,当年你和夏主任那梁子,是怎么结下的。你能回来不容易,为了一本书,值得 吗? 老董将手中那把乌黑发亮的竹起子,用一块绒布擦了擦,说,值得。 后来,父亲托了丝绸研究所的朋友,在库房里搜寻,找到了一块绢。这块绢的质地和经纬,都很接近 内府绢。但可惜的是,绢是米色的。 老董摸一摸说,毛羽,你是帮了我大忙。剩下的交给我。我把这蓝绢染出来。 父亲说,谈何容易,这染蓝的工艺已经失传了。 老董笑笑,凡蓝五种,皆可为靛。天工开物里写着呢,无非“菘、蓼、马、吴、苋”。这造靛 的老法子,是师父教

14、会的。我总能将它试出来。 此后很久,没见着老董,听说这蓝染得并不顺利。老董家里,沙发套和桌布、窗帘,都变成了靛蓝 色。这是让老董拿去当了实验品。 中秋后,我照旧去老董家练书法。父亲拎了一笼螃蟹给他家。老董说,毛羽,今天放个假。我带孩 子出去玩玩。 老董穿了一件卡其布的工作服,肩膀上挎了个军挎。父亲笑笑,也没有多问,只是让我听伯伯的 话。 老董就踩着一辆二八型的自行车,带着我,穿过了整个校园。老董踩得不快不慢,中间经过了夫子 庙,停下来,给我买了一串糖葫芦。我问老董,伯伯,我们去哪里啊? 老董说,咱们看秋去。 也不知骑了多久,我们在东郊一处颓败的城墙处停住了。 这里是我所不熟悉的南京。萧瑟、空阔

15、,人烟稀少,但是似乎充满了野趣。沿着水塘,生着许多高 大的树。枝叶生长蔓延,彼此相接,树冠于是像伞一样张开来。我问,这是什么树? 老董抬着头,也静静地看着,说,橡树。 老董说,这么多年了。这是寿数长的树啊。 老董说,我刚刚到南京的时候,老师傅们就带我到这里来。后来,我每年都来,有时候自己来,有时和 人结伴。有一次,我和你爷爷一起来。 你爷爷那次带了画架,就支在那里。老董抬起胳膊,指了指一个地方。那里是一人高的芦苇丛,在 微风中摇荡。 你爷爷说,这是个好地方,有难得的风景啊。 他说这个话,已经是三十年前了。 老董的目光,渐渐变得肃穆。他抬起头,喃喃说,老馆长,我带您的后人来了。 我问,伯伯,我们

16、来做什么呢? 老董俯下身,从地上捡起一个东西,放在我手里。那东西浑身毛刺刺的,像个海胆。老董说,收橡碗 啊。 我问,橡碗是什么呢? 老董用大拇指,在手里揉捏一下,说,你瞧,橡树结的橡子,熟透了,就掉到地上,壳也爆开了。这壳子 就是橡碗。 这时候,忽然从树上跳下来个毛茸茸的东西。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只松鼠。它落到了地上,竟像人 一样站起了身,前爪紧紧擒着一颗橡子。看到我们,便慌慌张张地跑远了。 老董说,它也识得宝呢。 我问,橡碗有什么用呢? 老董这才回过神,说,捡回去洗洗干净,在锅里煮到咕嘟响,那汤就是好染料啊。哪朝哪代的旧书,可 都补得赢喽。我们这些人啊,一年也盼中秋,不求分月饼吃螃蟹,就盼橡碗

17、熟呢。 我听了恍然大悟,说,原来是为了修书啊,那咱们赶快捡吧。 老董到底把那块蓝绢染出来了。据说送去做光谱检测,色温、光泽度与成分配比率,和古书的原书 皮相似度接近百分之九十。也就是说,基本完美地将雍正年间的官刻品复制了出来。 因为本地一家媒体的报道,老董成了修书界的英雄。图书馆要给老董转正,请他参与主持修复文澜 阁四库全书的工作。老董摇摇头,说,不了。还是原来那样吧,挺好。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龙与“我”父亲毛羽的电话,既介绍了本文故事发生的起因,表现了书匠老董的性格,也为情 节的发展做了铺垫。 B.“老董穿了一件卡其布

18、的工作服,肩膀上挎了个军挎”,“踩着一辆二八型的自行车”,是老董 生活现状、职业习惯的表现。 C.小松鼠跳到地上,“像人一样站起了身,前爪紧紧擒着一颗橡子”,渲染了此处的生机与野趣,烘 托了老董的童心与快乐。 D.“仪器做了电子配比都没辙”,老董却用传统工艺修复了稀见典籍,说明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传 统技艺仍有用武之地。 2.本文画线部分表达了老董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6分) 3.老董的匠人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6分) 二、 1.答案答案 C “烘托了老董的童心与快乐”牵强附会。文中写小松鼠“像人一样站起了身,前爪 紧紧擒着一颗橡子”,是为了烘托老董非常珍视“

19、橡碗”的心情。 2.答案答案 多年后面对自己职业起点时的人生感慨;带老馆长后人重游旧地时,对老前辈的深切 怀念;对岁月如梭、世事沧桑的生命感悟。 解析解析 要紧扣画线句子中的重要词句,适当联系全文来分析作答。画线句子有对老董的神态描 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此时他已经找到了染蓝绢的办法,面对自己经常来的橡树林,感慨颇 多。回忆了刚到南京时老师傅们对自己的引领,这里有对自己职业起步时的怀想,也流露出了对前 辈的怀念。结合“他说这个话,已经是三十年前了”,加上“静静地”“肃穆”“喃喃说”等词分 析,可知表达了老董对岁月如梭、世事沧桑的生命感悟。 3.答案答案 坚持行业规矩。不忘“不遇良工,宁存故物

20、”的古训,为此甚至跟权威叫板。恪守职 业操守。敬畏与热爱自己的职业,为了一本书,即使再次失去工作,也认为“值得”。修书精益 求精。为染蓝绢不断试验,最终完成修复任务。 解析解析 解答此题,主要结合老董的语言、行动和别人对他的评述来分析概括。老董坚持不能破坏 古籍原貌,不怕得罪专家,可见其不畏权威,坚持行规;父亲认为老董曾经得罪过领导,能有现在的工 作不易,问他“为了一本书,值得吗”,老董斩钉截铁地回答“值得”,可见其恪守职业操守;为了把 蓝绢染出来,老董在家里反复做实验,大费周折,最终才找到染蓝绢的方法,可见其在工作上精益求 精。 三、(2020课标全国,7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5

21、分) 记忆里的光 蒋子龙 我八岁才第一次见到火车。1949年初冬,我正式走进学校,在班上算年龄小的。一位见多识广的大 同学,炫耀他见过火车的经历,说火车是世界上最神奇、最巨大的怪物,特别是在夜晚,头顶放射着 万丈光芒,喘气像打雷,如天神下界,轰轰隆隆,地动山摇,令人胆战心惊。许多同学都萌生了夜晚去 看火车的念头。 一天晚上,真要付诸行动了,却只集合起我和三个大一点的同学。离我们村最近的火车站叫姚官 屯,十来里地,当时对我来说,就像天边儿一样远。最恐怖的是要穿过村西一大片浓密的森林,里面 长满奇形怪状的参天大树。森林中间还有一片凶恶的坟场,曾经听过的所有鬼故事,几乎都发生在 那里面,即便大白天我

22、一个人也不敢从里面穿过。进了林子以后我们都不敢出声了,我怕被落下, 不得不一路小跑,我跑他们也跑,越跑就越瘆得慌,只觉得每根头发梢都竖了起来。当时天气已经 很凉,跑出林子后却浑身都湿透了。 好不容易奔到铁道边上,强烈的兴奋和好奇立刻赶跑了心里的恐惧,我们迫不及待地将耳朵贴在道 轨上。大同学说有火车过来会先从道轨上听到。我屏住气听了好半天,却什么动静也听不到,甚至 连虫子的叫声都没有,四野漆黑而安静。一只耳朵被铁轨冰得太疼了,就换另一只耳朵贴上去,生 怕错过火车开过来的讯息。铁轨上终于有了动静,嘎登嘎登由轻到重,由弱到强,响声越来越 大,直到半个脸都感觉到了它的震动,领头的同学一声吆喝,我们都跑

23、到路基下面去等着。 渐渐看到从远处投射过来一股强大的光束,穿透了无边无际的黑暗,向我们扫过来。光束越来越刺 眼,轰隆声也越来越震耳,从黑暗中冲出一个通亮的庞然大物,喷吐着白汽,呼啸着逼过来。我赶紧 捂紧耳朵睁大双眼,猛然间看到在火车头的上端,就像脑门的部位,挂着一个光芒闪烁的图标:一把 镰刀和一个大锤头。 领头的同学却大声说是镰刀斧头。 且不管它是锤是斧,那把镰刀让我感到亲近,特别地高兴。农村的孩子从会走路就得学着使用镰 刀,一把磨得飞快、使着顺手的好镰,那可是宝贝。火车头上还顶着镰刀锤头的图标,让我感到很 特别,仿佛这火车跟家乡、跟我有了点关联,或者预示着还会有别的我不懂的事情将要发生 十年

24、后,我以第一名的成绩入伍,进入海军制图学校,毕业后成为海军制图员,接受的第一批任务就 是绘制中国领海图,并由此结识了负责海洋测量的贾队长。贾队长有个破旧的土灰色挎包,缝了又 缝,补了又补,唯一醒目的是用红线绣的镰刀锤头图案。 既然已经站在了军旗下,自然也希望有一天能站在镰刀锤头下,我对这个图案有一种特殊的亲近和 敬意,于是就想用自己的新挎包跟他换。不料贾队长断然拒绝,他说这个挎包对他有特殊的纪念意 义,目前还有很重要的用途,绝不能送人。有一次他在测量一个荒岛时遇上了大风暴,在没有淡水 没有干粮的情况下硬是坚持了十三天,另外的两个测绘兵却都牺牲了。他用绳子把自己连同图纸 资料和测量仪器牢牢地捆在

25、礁石上,接雨水喝,抓住一切被海浪打到身边的活物充饥后来一位 老首长把这个挎包奖给了他。 贾队长答应在我回家探亲的时候可以把挎包借给我,但回队时必须带来一挎包当地的土和菜籽、 瓜子或粮食种子。原来他每次出海测量都要带一挎包土和各样的种子,有些岛礁最缺的就是泥 土。黄海最外边有个黑熊礁,礁上只驻扎着一个雷达兵,一个气象兵,一个潮汐兵,他们就是用贾队 长带去的土和种子养活了一棵西瓜苗,心肝宝贝般地呵护到秋后,果真还结了个小西瓜,三个人却 说什么也舍不得吃 又过了几年,我复员回到工厂干锻工。锻工就是打铁,过去叫“铁匠”。虽然大锤换成了水压机和 蒸汽锤,但往产品上打钢号、印序号,还都要靠人来抡大锤。我很

26、快就喜欢上了打铁,越干越有味 道,一干就是十年。在锻钢打铁的同时,也锻造了自己,改变了人生,甚至成全了我的文学创作。我 成了民间所说的“全科人”:少年时代拿镰刀,青年当兵,中年以后握大锤,对镰刀锤头有了一种说 不出的特殊感情。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贾队长不肯把旧挎包送人,是因为这个挎包关联着他人生中难以忘怀的一段经历,不仅具有特殊 的意义,也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寄托。 B.尽管“我”的情感体验在各段落中表现不同,但连缀在一起,就将“我”对镰刀锤头图案“说不 出的特殊感情”巧妙地“说”了出来。 C.本文借对火车、挎包、铁锤

27、等寻常事物的记述,有意形成一种朴实无华的文体风格,暗示正是这 些寻常事物成全了“我”的文学创作。 D.文章寓象征于写实,喷吐着白汽、冲破黑暗呼啸而来的火车,既是写实的,也是象征的,它象征着 伟大的力量、崭新的时代。 2.作者对儿时看火车经历的叙述很有层次感,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6分) 3.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记忆里的光”是如何统摄全文的。(6分) 三、 1.答案答案 C “有意形成一种朴实无华的文体风格,暗示正是这些寻常事物成全了我的文学 创作”错误,本文朴实无华的文体风格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是“有意形成”的。另据尾段“在锻 钢打铁的同时,也锻造了自己,改变了人生,甚至成全了我的

28、文学创作”可知,成全“我”文学创作 的是“铁锤”,即“我”锻钢打铁的经历,而不包括“火车、挎包”。 2.答案答案 萌生念头:大同学对火车形象的描述,让“我”萌生看火车的念头。付诸行动:夜间 穿过坟场,耳朵贴在铁轨上,写出“我”看火车时的兴奋与好奇。抒发感受:火车头上挂着光芒 闪烁的镰刀锤头图案,让“我”感到特别,也感到亲切。 解析解析 题干要求分析作者叙述儿时看火车这一经历的层次感,作答时要先定位第一至六段; 然后梳理这一部分的脉络。第一段主要写“萌生念头”大同学炫耀他见火车的经历,使 “我”萌生了夜晚去看火车的念头;第二至五段主要写“行动”小伙伴们夜间集合,急行十 来里地,穿越“死亡森林”看

29、火车,将耳朵贴在铁轨上听火车开过来的声音;第六段抒发看火车的 感受火车头上的图标让“我”感到特别、亲切,也引发了“我”的联想。将以上要点进行总 结归纳,即可得出答案。 3.答案答案 “记忆里的光”,指火车头上“光芒闪烁的图标”,即镰刀锤头,是本文的核心意象; 围绕这一核心意象,按照时间顺序,安排了“我”少年、青年、中年的人生片段,每一片段都同 “镰刀锤头”相关;最后,以“全科人”的身份表达出“我”对“镰刀锤头”的深厚感情,呼应 题目,升华主题。 解析解析 题干要求从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是如何统摄全文的。标题“记忆里的光”不单指火 车头发出的强大光束;更指火车头上“光芒闪烁的图标:一把镰刀和一

30、个大锤头”,即人生记忆里 的光。从内容上看,文章按时间顺序写了“我”儿时看火车、青年当兵、中年以后握大锤的“记 忆”,这些“记忆”都与“镰刀锤头”相关。从结构和主旨上看,结尾写“少年时代拿镰刀,青年 当兵,中年以后握大锤”,点出了“我”对“镰刀锤头”的深厚情感,呼应了标题,也升华了主题。 四、(2019课标全国,7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5分) 理 水(节选) 鲁 迅 当两位大员回到京都的时候,别的考察员也大抵陆续回来了,只有禹还在外。他们在家里休息了几 天,水利局的同事们就在局里大排筵宴,替他们接风。这一天真是车水马龙,不到黄昏时候,主客就 全都到齐了,院子里却已经点起庭燎来,鼎中

31、的牛肉香,一直透到门外虎贲的鼻子跟前,大家就一齐 咽口水。酒过三巡,大员们就讲了一些水乡沿途的风景,芦花似雪,泥水如金,黄鳝膏腴,青苔滑溜,等 等。微醺之后,才取出大家采集了来的民食来,都装着细巧的木匣子,盖上写着文字,有的是伏羲八 卦体,有的是仓颉鬼哭体,大家就先来赏鉴这些字,争论得几乎打架之后,才决定以写着“国泰民 安”的一块为第一,因为不但文字质朴难识,有上古淳厚之风,而且立言也很得体,可以宣付史馆 的。 局外面也起了一阵喧嚷。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竟冲破了断绝交通的界线,闯到 局里来了。卫兵们大喝一声,连忙左右交叉了明晃晃的戈,挡住他们的去路。 “什么?看明白!”当头是

32、一条瘦长的莽汉,粗手粗脚的,怔了一下,大声说。 卫兵们在昏黄中定睛一看,就恭恭敬敬的立正,举戈,放他们进去了。 局里的大厅上发生了扰乱。大家一望见一群莽汉们奔来,纷纷都想躲避,但看不见耀眼的兵器,就 又硬着头皮,定睛去看。头一个虽然面貌黑瘦,但从神情上,也就认识他正是禹;其余的自然是他的 随员。 这一吓,把大家的酒意都吓退了,沙沙的一阵衣裳声,立刻都退在下面。禹便一径跨到席上,并不屈 膝而坐,却伸开了两脚,把大脚底对着大员们,又不穿袜子,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随员们就 分坐在他的左右。 “大人是今天回京的?”一位大胆的属员,膝行而前了一点,恭敬的问。 “你们坐近一点来!”禹不答他的询问,只

33、对大家说,“查的怎么样?” 大员们一面膝行而前,一面面面相觑,列坐在残筵的下面,看见咬过的松皮饼和啃光的牛骨头。非 常不自在却又不敢叫膳夫来收去。 “禀大人,”一位大员终于说,“倒还像个样子印象甚佳。松皮水草,出产不少;饮料呢,那可丰 富得很。百姓都很老实,他们是过惯了的。” “卑职可是已经拟好了募捐的计划,”又一位大员说,“准备开一个奇异食品展览会,另请女隗小 姐来做时装表演,来看的可以多一点。” “这很好。”禹说着,向他弯一弯腰。 “不过第一要紧的是赶快派一批大木筏去,把学者们接上高原来。”第三位大员说,“学者们有一 个公呈在这里,他们以为文化是一国的命脉,学者是文化的灵魂,只要文化存在,

34、华夏也就存在,别的 一切,倒还在其次” “他们以为华夏的人口太多了,”第一位大员道,“减少一些倒也是致太平之道。况且那些不过是 愚民,那喜怒哀乐,也决没有智者所推想的那么精微的。” “放他妈的屁!”禹心里想,但嘴上却大声的说道:“我经过查考,知道先前的方法:湮,确是错 误了。以后应该用导!不知道诸位的意见怎么样?” 静得好像坟山;大员们的脸上也显出死色,许多人还觉得自己生了病,明天恐怕要请病假了。 “这是蚩尤的法子!”一个勇敢的青年官员悄悄的愤激着。 “卑职的愚见,窃以为大人是似乎应该收回成命的。”一位白须白发的大员,这时觉得天下兴亡, 系在他的嘴上了,便把心一横,置死生于度外,坚决的抗议道:

35、“湮是老大人的成法。三年无改于 父之道,可谓孝矣。老大人升天还不到三年。” 禹一声也不响。 “况且老大人化过多少心力呢。借了上帝的息壤,来湮洪水,虽然触了上帝的恼怒,洪水的深度可 也浅了一点了。这似乎还是照例的治下去。”另一位花白须发的大员说,他是禹的母舅的干儿 子。 禹一声也不响。 “我看大人还不如干父之蛊,”一位胖大官员看得禹不作声,以为他就要折服了,便带些轻薄 的大声说,不过脸上还流出着一层油汗。“照着家法,挽回家声。大人大约未必知道人们在怎么讲 说老大人罢” “要而言之,湮是世界上已有定评的好法子,”白须发的老官恐怕胖子闹出岔子来,就抢着说 道,“别的种种,所谓摩登者也,昔者蚩尤氏就坏

36、在这一点上。” 禹微微一笑:“我知道的。有人说我的爸爸变了黄熊,也有人说他变了三足鳖,也有人说我在求名, 图利。说就是了。我要说的是我查了山泽的情形,征了百姓的意见,已经看透实情,打定主意,无论 如何,非导不可!这些同事,也都和我同意的。” 他举手向两旁一指。白须发的,花须发的,小白脸的,胖而流着油汗的,胖而不流油汗的官员们,跟着 他的指头看过去,只见一排黑瘦的乞丐似的东西,不动,不言,不笑,像铁铸的一样。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一段中,洪灾中的民间疾苦被筵宴上大啖酒肉的大员们转化为“水乡沿途的风景”等谈资,这 不仅是讽刺,

37、更表达了忧愤。 B.鲁迅善以细节传神,文中写胖大官员脸上“流出着一层油汗”,与写祥林嫂“眼珠间或一轮”一 样,都是以外在细节刻画人物内在特征。 C.针对禹提出的“导”的治水方法,众大员软硬兼施,口口声声“老大人”,是以所谓“孝”给禹 施压,实质上还是反对禹的变革。 D.文中有意使用“水利局”“时装表演”“摩登”等现代词语,以游戏笔墨颠覆了“大禹治水” 的严肃性与真实性,从而传达出历史的虚无感。 2.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6分) 3.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

38、中的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 本特征。(6分) 四、 1.答案答案 D 本题考查小说阅读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对小说情节、语言等方面的鉴赏能力,体现 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科素养,弘扬家国情怀的价值观念。 D项,“以游戏笔墨颠覆了大禹治水的严肃性与真实性,从而传达出历史的虚无感”理解错 误。文中使用“水利局”“时装表演”“摩登”等现代词语是为了讽刺那些大员不恤民生、只 知享乐,使他们与大禹等人的埋头苦干、一心为民形成鲜明对比,更突出了大禹治水的历史意义。 解题步骤 小说客观综合题解题步骤 第一步:浏览选项,标敏感点 各选项都是围绕“相关内容”“艺术特色”来设题。快速浏览各选项,

39、把核心词语标注出来。 第二步:选项切片,回归原文找对应点 把各个选项进行切片,然后根据标注的内容回归原文寻找对应点,筛选信息类选项注意是否改变了 原文说法,评价赏析类选项要特别关注标注的敏感点是否有原文依据。 第三步:比对排除,确定答案 根据上述两个步骤所述进行对比,先将有“知识性错误”的选项找出来,再分析赏析不当的选项。 2.答案答案 形象描写。将禹及其随员描写为“乞丐似的大汉”,写出艰苦卓绝的实干家形象。 言行描写。文中的禹坚毅寡言,一旦说话,则刚直有力。对比手法。始终在同众大员的对比中塑 造禹及其随员,从而凸显其“中国的脊梁”形象。 评分参考 每点2分,“形象描写”答成“直接描写”也可,

40、“言行描写”答成“语言、动作描 写”也可,“对比”答成“反衬”也可。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小说人物形象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分析概括小说人物形象以及赏析塑造人 物形象手法的能力,体现了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科素养,树立肩负社会使命、弘扬民族精神的价值 观念。 “中国的脊梁”就是指以大禹为首的实干者,本题实际是分析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结合小说 情节依次梳理,然后归纳总结,注意分点作答。如开篇对察访回京官员的描写以及后文他们对治水 方法的保守坚持,与大禹及其随员的形象形成对比;文中对大禹及其随员的直接描写,如动作“却 伸开了两脚,把大脚底对着大员们”,语言“无论如何,非导不可”,体现大禹实干者形象

41、,突出 其刚直;文中还有对大禹及其随从的肖像描写,如“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等,突 出了他们艰苦实干的特点。结合以上内容分析大禹及其随员的形象特点即可。 3.答案答案 大禹治水的“故事”本身于史有据,作品查考典籍博采文献,富有历史韵味;“新 编”表现为新的历史讲述方式,如细节虚构、现代语词掺入、杂文笔法使用,作品充满想象力及创 造性;对“故事”进行“新编”,着眼于对历史与现实均作出观照,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评分参考 每点2分,得分关键点是“历史依据”“新的讲述方式”“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对 照)”。 解析 本题考查表达技巧方面的相关知识,着重考查赏析叙述角度的能力,体现审美鉴赏

42、与创造的 学科素养,弘扬埋头苦干、心怀天下的民族精神。 本题的文体特征突出,为故事新编。可先分别从“故事”和“新编”的角度来分析。“故事”为 大禹治水的历史传说,采用故事的手法加以表现,突出作品的历史韵味。“新编”一是指在“故 事”基础上新增加的内容,如细节描写的增加,时代新词“摩登”等的增加;一是指使用现代的写 作手法,如杂文的讽刺手法,对察访的大员们的行为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和深入的讽刺。再综合 分析“故事”与“新编”对凸显主题的作用。“故事”体现历史,“新编”观照现实,两者结合, 一方面抨击官员的贪图享受,不体恤百姓,一方面歌颂大禹等人的踏实苦干、一心为民,其意义是 弘扬踏实苦干、心系天

43、下的民族精神,体现出作品深刻的思想性。 五、(2019课标全国,7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5分) 小步舞 法莫泊桑 大灾大难不会让我悲伤。我目睹过战争,人类的残酷暴行令我们发出恐惧和愤怒的呐喊,但绝不会 令我们像看到某些让人感伤的小事那样背上起鸡皮疙瘩。有那么两三件事至今清晰地呈现在我 眼前,它们像针扎似的,在我的内心深处留下又细又长的创伤。我就跟您讲讲其中的一件吧。 那时我还年轻,有点多愁善感,不太喜欢喧闹。我最喜爱的享受之一,就是早上独自一人在卢森堡 公园的苗圃里散步。 这是一座似乎被人遗忘的上个世纪的花园,一座像老妇人的温柔微笑一样依然美丽的花园。绿篱 隔出一条条狭窄、规整的小

44、径,显得非常幽静。在这迷人的小树林里,有一个角落完全被蜜蜂占 据。它们的小窝坐落在木板上,朝着太阳打开顶针般大的小门。走在小路上,随时都能看到嗡嗡叫 的金黄色的蜜蜂,它们是这片和平地带真正的主人,清幽小径上真正的漫步者。 我不久就发现,经常到这里来的不止我一人。我有时也会迎面遇上一个小老头儿。 他穿一双带银扣的皮鞋、一条带遮门襟的短套裤和一件棕褐色的长礼服,戴一顶长绒毛宽檐的怪 诞的灰礼帽,想必是太古年代的古董。 他长得很瘦,几乎是皮包骨头;他爱做鬼脸,也常带微笑。他手里总拿着一根金镶头的华丽的手杖, 这手杖对他来说一定有着某种不同寻常的纪念意义。 这老人起初让我感到怪怪的,后来却引起我莫大的

45、兴趣。 一个早晨,他以为周围没有人,便做起一连串奇怪的动作来:先是几个小步跳跃,继而行了个屈膝礼, 接着用他那细长的腿来了个还算利落的击脚跳,然后开始优雅地旋转,把他那木偶似的身体扭来绞 去,动人而又可笑地向空中频频点头致意。他是在跳舞呀! 跳完舞,他又继续散起步来。 我注意到,他每天上午都要重复一遍这套动作。 我想和他谈一谈。于是有一天,在向他致礼以后,我开口说: “今天天气真好啊,先生。” 他也鞠了个躬: “是呀,先生,真是和从前的天气一样。” 一个星期以后,我们已经成了朋友,我也知道了他的身世。在国王路易十五时代,他曾是歌剧院的 舞蹈教师。他那根漂亮的手杖就是德 克莱蒙伯爵送的一件礼物。

46、一跟他说起舞蹈,他就絮叨个没 完没了。 有一天,他很知心地跟我说: “先生,我妻子叫拉 卡斯特利。如果您乐意,我可以介绍您认识她,不过她要到下午才上这儿来。 这个花园,就是我们的欢乐,我们的生命。过去给我们留下的只有这个了。如果没有它,我们简直 就不能再活下去。我妻子和我,我们整个下午都是在这儿过的。只是我上午就来,因为我起得 早。” 我一吃完午饭就立刻回到公园。不一会儿,我就远远望见我的朋友,彬彬有礼地让一位穿黑衣服的 矮小的老妇人挽着胳膊。她就是拉 卡斯特利,曾经深受那整个风流时代宠爱的伟大舞蹈家。 我们在一张石头长凳上坐下。那是五月。阵阵花香在洁净的小径上飘溢;温暖的太阳透过树叶在 我们

47、身上撒下大片大片的亮光。拉 卡斯特利的黑色连衣裙仿佛整个儿浸润在春晖里。 “请您给我解释一下,小步舞是怎么回事,好吗?”我对老舞蹈师说。 他意外得打了个哆嗦。 “先生,它是舞蹈中的王后,王后们的舞蹈。您懂吗?自从没有了国王,也就没有了小步舞。” 他开始用夸张的文体发表起对小步舞的赞词来。可惜我一点儿也没听懂。 突然,他朝一直保持沉默和严肃的老伴转过身去: “艾丽丝,让我们跳给这位看看什么是小步舞,你乐意吗?” 于是我看见了一件令我永生难忘的事。 他们时而前进,时而后退,像孩子似的装腔作势,弯腰施礼,活像两个跳舞的老木偶,只是驱动这对木 偶的机械,已经有点儿损坏了。 我望着他们,一股难以言表的感

48、伤激动着我的灵魂。我仿佛看到一次既可悲又可笑的幽灵现身,看 到一个时代已经过时的幻影。 他们突然停了下来,面对面伫立了几秒钟,忽然出人意料地相拥着哭起来。 三天以后,我动身去外省了。我从此再也没有见到过他们。当我两年后重返巴黎的时候,那片苗圃 已被铲平。没有了心爱的过去时代的花园,没有了它旧时的气息和小树林的通幽曲径,他们怎样了 呢? 对他们的回忆一直萦绕着我,像一道伤痕留在我的心头。 (张英伦译,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我”初见老舞蹈师时见他拿着一根手杖,后来得知这是德 克莱蒙伯爵送给他的一件礼物,二 者不仅前后照应,也暗示着人世的沧桑。 B.老舞蹈师在一个早晨,“以为周围没有人,便做起一连串奇怪的动作来”,他之所以避开别人,是 因为他出身高贵、性情高傲、孤芳自赏。 C.老舞蹈师夫妇跳完小步舞之后,“忽然出人意料地相拥着哭起来”,这种失态其实是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二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1年新课标(老高考)语文复习练习课件:专题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pptx)为本站会员(小豆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