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 相交线(第二课时) -垂线的画法与性质 教学目标: 1.了解垂直的概念,能理解基本事实“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 线”,并且能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2.能运用基本事实“垂线段最短”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相关概念、性质和画法; 2.垂线段最短的性质及其简单应用. 难点:对点到直线距离的理解. 教学准备: 师:PowerPoint 课件 几何画板课件透明白纸等 生:三角板 量角器 等必要文具 教学过程: 一、温故迎新 1.回顾两直线相交时,形成的四个角之间的关系,复习“对顶角相等”、邻补 角互补的性质. 2.动手
2、画一画:已知直线 AB,在直线 AB 上取一点 O,画直线 CD,要求: (1)直线 CD过点 O; (2)AOC=30. 教师追问:若AOC=45、120、90呢? 设计意图:学生动手画图,在画图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渗透分类讨论思想;在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一般到特殊的思想. 3. 通过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两直线相交的不同位置,引导学生观察当 AOC=90时,此时直线 CD只有“唯一一条”且与直线 AB 具备一种特殊位置 关系:垂直.由小学阶段学生对“垂直”的认识引出它的定义,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让学生关注当AOC 的度数发生改变, 直线 AB 与 CD的位置也相应发
3、生改变,只有当AOC=90时,只有一条符合条 件的直线 CD,让学生在变化过程中体会垂线的“特殊性”与“唯一性”,认 识到学习垂线的必要性. 二、操作交流 1.概念讲解. 垂直定义:两直线相交所成的 4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就说这两条直 线互相垂直。记作“ABCD”,读作“AB 垂直于 CD”;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 条直线的垂线(垂线是直线),交点 O称作垂足. 2.学之道在于思:过平面上一点 O,可以向已知直线 AB 画几条垂线? 教师教学时重点关注学生能否准确判断出平面上的点 O与直线 l 的位置关系分 为两种情况,并指导学生规范画图,并一起梳理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步骤.“一 靠二过三
4、画线”. 3.折纸活动:如果已知直线 AB 在透明纸上,你能折出过点 O且与它垂直的折 痕吗? 通过操作,交流总结:过一点(直线上或直线外的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 于已知直线. 设计意图:设置问题 2、问题 3,旨在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后分类讨论进行动手 画图,接着安排折纸这一实践活动再次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垂线的“存在 性”与“唯一性”,从而顺利得出“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这一基本事实,也加深对“基本事实”的理解. 4.跟踪练习 适时小结:画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三道小练习,分别从三个角度加深对基本事实的理解: 垂足在线段上;
5、垂足在线段延长线上;垂足在射线的反向延长线上,教学 时要重点关注:学生能否规范并且正确画出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射线和线段的 垂线. 5.学以致用:如图,直线 l 表示一条公路,点 P 是一所学校所在的位置,要修一 条从学校到公路的道路,如何修才能使道路最短?画出所修道路的示意图. 设计意图:以生活中的一个实际问题背景引发学生对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思考, 引出“垂线段最短”这一基本事实.教学时,引导学生类比“点与点的距离”, 关注直线上的点只有唯一一个特殊点,即过点 P 向直线 l 做的垂线形成的“垂 足”,再次体会垂线的“特殊性” 与“唯一性”,通过度量线段的长度来“量 化”点到直线的距离.借助几何
6、画板的动态演示,让学生体会到线段长度的变化, 加深对“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一概念的理解. 三、巩固拓展 跟踪练习:1.ABC 中,C=90,请指出: (1)点 A到直线 BC 的距离、点 B 到直线 AC的距离是哪些线段的长; (2)如何表示点 C 到直线 AB 的距离? 拓展升华:2.如图,点 P 是直线 l 外一点,点 A、B、C在直线 l 上,且 PAl, 若 PA=4 ,PB=5 ,PC=6 ,则点 P到直线 l的距离是_. 变式题: 点 P 是直线 l 外一点,点 A、B、C在直线 l 上,若 PA=4 ,PB=5 ,PC=3 ,则点 P 到直线 l 的距离为_.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不
7、同层次的题目,不仅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更让 他们拾阶而上,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适应更高要求,提升思维品质. 四、畅所欲言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两条直线相交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在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吗? 设计意图:问题 1的设置旨在让学生自由归纳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从知识、 能力、情感三方面进行梳理;问题 2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关注数学知识间的逻 辑体系,为后面内容的学习进行铺垫. 五、布置作业 必做题:课本习题 10.1第 2 题、第 3题; 选做题:数学园地(122页) 设计意图:分层设计作业,旨在给学生相对独立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 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结束语】数学是一种理性的精神,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 -克莱因(美国数学家) 板书设计:10.1 相交线(第二课时) 一、相关概念 1.垂直的定义:副 记作:读作:板 2.垂线:垂足:书 二、垂线的画法 三、垂线的性质 基本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