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的春节精品阅读教学设计学校:班级:人数:课题:北京的春节课型: 精品阅读课日期:1、 教学目标:1 朗读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顺序,把握详略安排及其效果。2 学习作者抓住有特色的民俗活动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3 体会“京味儿”语言的特点,感受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2、 教学目标确定依据:1.教学内容分析:北京的春节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教读课文,文中列举了大量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文章按时间顺序介绍了老北京过春节的一系列习俗,语言简洁生动,详略得当,“京味儿”十
2、足,字里行间透出人人欢欢喜喜过年的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文中列举了大量的习俗,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教学时,以多读为主,辅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乐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生情。2.学生情况分析:六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已具备一定的自学感悟能力,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初步感受文章的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而老舍先生在本文中运用通俗的风格和京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这使有些学生理解本文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过程中抓住重点句子体会氛围,在说中融入情景,同时
3、还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利用课外资源,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发展思维,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顺序,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2.把握详略安排及其效果,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积 累导 入1.积累春节知识。2.出示北京春节童谣,导入课文。3.指导朗读1.学生搜集关于春节来历的资料。2.学生搜集关于春节的诗歌、童谣等。3.齐读北京春节童谣新课标指出:要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运用处理资料的能力。让学生查找有关春节的资料,开阔视野,培养能力。核心过程推进一、朗读课文
4、,梳理顺序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默读课文,思考:按照老规矩,北京是怎么过春节的,给你的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用一个词语说说。 3.思考:作者按照什么顺序为我们介绍老北京的春节,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小组合作)小组合作完成下表时间风俗习惯感受4.汇报展示,了解北京的“年味”1.自由朗读,圈圈画画。2.小组合作,完成表格。预设:正音、正字:(指名认读)中旬 熬夜 大蒜 陈醋 饺子 翡翠 搅拌 榛子 栗子 风筝 鞭炮 麦子 寺庙 逛街本文以时间为线索(抽号汇报)(腊八腊月十九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九)小
5、组反馈完成表格:时间风俗习惯感受腊月初旬至二十三腊八粥,腊八蒜,买杂拌儿,买爆竹繁忙热闹平静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放鞭炮,吃糖除夕穿新衣,放鞭炮 ,吃团圆饭,守岁元旦男人拜年,女人待客,逛庙会元宵看花灯,放花炮,吃元宵正月十九春节结束朗读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顺序,学习利用列表格的方法来学习课文。二、自读探究,分清详略1. 文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2.深入详写片段,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1.自读探究课文。2.学生写好交流提纲。预设:1.作者详写的是“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四个部分。2.引导学生经过讨论懂得:老舍在整体介绍春节习俗的同时,着力突出“腊八、除夕、正
6、月初一和元宵”,让春节的风俗习惯给我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把握详略安排,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三、感受民俗,学会表达1.在老舍先生详写的四天中,你最喜欢的是哪天呢?深入地读一读,勾画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结合自己过年的感受,做一些批注,准备和大家交流交流。2、读悟结合,在深入了解北京春节的习俗的同时,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氛围,体会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1.学生默读、勾画、批注。2.读悟结合,预设:交流重点如:1.腊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2.除夕:抓住总起句“除夕真热闹”来体会。(1)从人们活动的角度来体会。(2)从“味、色、音”的角度来体会。3.正月初一:主要通过人们的活动来体会。(1)与除夕“
7、截然不同”:全城都在休息,多数铺户要到初六才开张。(2)人们的活动:男人们在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小贩们在寺庙外边摆摊,小孩子们则爱逛庙会,还有很多人参加赛马赛骆驼的比赛呢!深入详写片段,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开放式延伸再品详略,领悟写法思考:1.刚才,我们深入的感悟了老舍先生详细描写的四个部分内容,感受了北京春节的温馨而美好,那么又有那些部分写得比较简略呢?2.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吗?3.在我们的习作中也可以运用这种详略得当,抓主要特点描写的方法。使自己的作文更具特色。1.再回顾课文。2.学生举例。预设:总结归纳:抓住主要特点来描写。突出
8、了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让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顾全文,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作业布置A层:基础字词B层:小练笔:运用详略得当的写法,写一写我家的春节。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京味儿”语言的特点,感受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2.对比阅读老北京的春节除夕,体会作者在写作方法的异同,从中受到启发。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导入1.复习、听写字词2.回顾课文,重温过年的热闹气氛。1.复习字词,准备听写。2.交流:课文主要内容。温故知新,导入新课。核心过程推进一、总体回顾,理解匠心某电视台要拍摄纪录片老舍笔下北京的春节,邀请你做制片人。请你向导演说说应该按怎样的顺序来
9、拍,重点拍什么。学生思考,交流。预设:一是按时间顺序来有条理地展示春节风俗;二是拍摄要有详有略,对于春节中的高潮部分进行重点拍摄,让除夕和元宵节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领会详略安排的意图。 二、品读语句,体会风格1.默读课文,抓住自己对课文感受最深的部分潜心品读。2.结合具体语句,体会文章的语言风格。1.学生默读课文,抓住自己对课文感受最深的部分潜心品读。2.学生体会、总结老舍的语言风格。预设:1.北京韵味:“京味儿”如:“零七八碎”“玩意儿”2.通俗明白:朴素自然,不事雕琢,流畅通达,明白如话,没有难懂的字,没有拗口的句子,没有文雅的辞藻,也没有欧化句式。读起来,我们犹如在听一位长者拉家常
10、、讲故事一样亲切有味。3.幽默诙谐: 如:“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关注作者的遣词造句,体会老舍的语言风格。 三、对比阅读,辨析异同读读课后“阅读链接”,想一想其中描写的春节与老舍笔下的春节有什么不同,与同学交流。1.学生开始阅读,比较。2.学生互相交流,整理提纲。预设:1.可以比较内容,也可以比较表达方式、语言特色。2.交流、探讨。如:舒乙在老北京的春节中,将描写重点放在了二十三祭灶习俗、吃春饼,以及春节期间人们尤其是妇女们的活动上,更对民俗活动的寓意进行了详细阐述。这些活动地域特色非常鲜明,蕴含着人们追求吉祥幸福的朴素美好的愿望,表现
11、生活丰富充实的新面貌。斯妤的除夕则重点写了“我”对一家人过除夕的一段回忆,表现了闽南老家除夕的习俗,让人感受到不同地域不同的民俗风情,也感受到除夕阖家团圆、其乐融融、温馨快乐的氛围。引导学生开展同主题文章的比较阅读,增强他们对传统习俗、节令文化的认识,丰富他们的阅读积累和文化积累,在比较中感受内容及语言表达的特点,提升阅读能力。开放式延伸习作交流,学以致用实战演练,领悟写法。1.请同学们打开自己的作文我家的春节,对照课文的写作方法,找出自己作文的特点,圈画标记,交流讨论。2.大家一起归纳写作心得。1.同学们参照课文来分析自己的作文,比较容易找出得失成败之处,圈画标记,利于改进。2.大家一起品评、交流,达成共识,指导今后的阅读、写作。预设:写作感悟1.全景描写,纵观风俗。(1)要讲究描写的顺序。(2)要学会有详有略的介绍。2.特写镜头,渲染情味。同学们自由写作,朗读自己的作品,生生交流,师生对话,更有针对性地学习、运用课本所学知识和技法,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得有所用。作业布置A层:配套练习册B层:片段写作:( )的拿手菜板书设计北京的春节北京的春节独特的民俗文化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热闹 喜庆 团圆 祥和反思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