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单元综合检测 (时间:45 分钟 分值: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 15 小题,每小题 4分,共 60分) 1.汉初,郡国可自行铸币。汉武帝在尊崇儒术、反击匈奴、颁行“推恩令”后,禁止郡国铸币,由中央专 门机构发行官铸五铢钱为唯一合法货币。西汉统一铸币权是基于( ) A.中央集权削弱的倒逼 B.中央财政实力迅速增强 C.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 D.大一统政治形态的需要 2.汉至隋,五铢钱广泛流通,但钱币实际重量与书文重量脱钩,重量大约在三铢。唐朝废止五铢钱,颁行 重约三铢的通宝钱,通宝钱遂广泛流通开来。这表明通宝钱的使用( ) A.开启了以重量命名钱币的时代 B.顺应了当时经济发展的需求
2、 C.改变了古代铜铸币的基本样式 D.使得五铢钱的价值完全丧失 3.据史料记载,明嘉靖年间以后大量商品开始用银计价,嘉靖、万历年间的工资、田赋、盐课、关税、 官府收入、外贸交易都大量用银。这反映出( ) A.白银成为唯一流通的货币 B.明朝已经出现货币经济 C.银本位货币制度逐渐形成 D.传统货币制度已经崩溃 4.1935 年 11月,南京国民政府宣布实施法币改革,标志着中国的货币制度完成了由银本位货币制度向 纸币制度的转变。此项改革使国民政府( ) A.集中力量应对战争的紧张局势 B.化解了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冲击 C.保障了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D.加强了经济金融的管理和垄断 5.1949 年
3、 5月 28 日,人民币兑换银元的比价约为 1001,到 6月 8 日非法市场上的比价已上涨到 2 0001,银元猛涨刺激物价攀升。反动分子叫嚷:“解放军可以打进上海,人民币则进不了上海。”据此 可知( ) A.国民党势力依然控制着上海 B.人民对银元有盲目的依赖感 C.人民币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 D.不法投机商制造混乱威胁政权 6.下表是 19301933 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应对经济大危机的措施: 时间 国 家 措施 1930 年 5 月 美 国 通过法案,将全部关税的总平均水平从 33%提高到 40% 1931 年 9 月 英 国 率先放弃金本位,实行英镑贬值 1931 年 12 月 日 本
4、 放弃金本位,日元汇率下降 65% 1932 年 德 国 推行新税法,对许多进口商品征收 100%关税 1933 年 4 月 美 国 宣布放弃金本位,美元贬值 50% 表格中的这些措施( ) A.帮助各国顺利渡过了经济危机 B.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快速增长 C.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D.加剧了这些国家之间的矛盾 7.有学者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说:现实主义认为它是美国利用债权国优势地位和英国濒临破产的局 面来确立美国经济霸权的工具。这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 ) A.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B.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复苏与发展 C.促进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规范化 D.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8
5、.1968 年 3月 14 日,伦敦黄金市场的成交量达 350400 吨的破纪录数字。美、英、法等 8 国经过 协商后决定,不再维持黄金官价,黄金市场听其自由上涨。但是,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仍可按黄金官价 以美元限量向美国兑换黄金。这表明( ) A.黄金市场投机现象严重 B.东西方市场体系的矛盾加深 C.美元霸主地位受到冲击 D.西欧经济共同体力量的增强 9.汉初曾规定,入关灭秦的关东人愿意留在关中为民的,免徭役十二年,回关东的免徭役六年。原先因 逃避战乱流亡的民众回到原籍,重新成为编籍内的民户,恢复他们的爵位、田地、住宅,以从事农业生 产,不准官吏虐待。这些规定旨在( ) A.防止土地兼并 B
6、.稳定统治秩序 C.增加赋税收益 D.开发关中地区 10.欧阳修评论唐朝赋税制度时说:“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口转 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租、庸、调之法坏而为两税”。该评论( ) A.指责租庸调导致社会贫富分化 B.肯定了租庸调推行的积极作用 C.认为两税法造成严重流民问题 D.指出了两税法实施的主要原因 11.明朝嘉靖年间推行一条鞭法,即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及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 缴纳。清朝雍正年间又全面推行“摊丁入亩”,取消人头税。明清时期的赋税改革( ) A.加剧了土地兼并的现象 B.利于新的生产关系产生 C.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7、 D.推动了经济政策的改变 12.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指出历史上的赋税制度有“三害”:“有积累莫返之害,有所税非所出之 害,有田土无等第之害。”他的观点以及所反映的历史现象被现代学者总结为“黄宗羲定律”。这一 “定律”反映出古代赋税制度的弊端在于( ) A.沿用旧制,鲜有改革 B.赋役沉重,百姓困苦 C.单一赋种,没有差等 D.统一征缴,耗时费力 13.中英天津条约规定,从 1858年起英商运入中国的货物,或从中国运出的土货,除缴纳一次 5% 的进出口关税外,只需再缴纳 2.5%的子口税,便可任意输往中国内地,不再负担其他任何征课。子口 税制度的出现( ) A.有利于缓解清政府的财政危机 B.
8、表明中国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C.促进列强转变了经济侵略方式 D.加速了中国传统经济模式解体 14.据统计,1916 年中国的关税收入在财政总收入中仅占 24.4%,至 1934年已上升到 40.6%。在正常 情况下,关税收入占当时政府财政收入半数以上,有些年度甚至高达 60%70%。这种状况出现的主 要原因是( ) A.南京国民政府废除苛捐杂税 B.关税收入在逐年增加 C.国民政府实行关税自主政策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5.自贸区是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员国相互彻底取消商品贸易中的关税和数量限制,使商品在成 员国之间自由流动。下表是“中国自贸区改革雁行矩阵”图。这反映了( ) A.中国对外
9、开放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B.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经济初步建立 C.在全球化下中国经济特区的建设成就 D.当代中国的开放意识和坚定自信 二、非选择题(16题 20 分,17 题 20分,共 40 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康熙五十一年(1712 年)规定:“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这就让丁税固定了下来。康熙蠲 免钱粮(免交赋税)“有一年蠲及数省者”或“一省连蠲数年者”,甚至有全国性的蠲免。史载,1691 年与 1703年康熙皇帝均免除天下钱粮 2 759多万两。在康熙皇帝在位的 61 年间,政府蠲免钱粮共计 545 次,免除天下钱粮计银 1.5亿两。 摘编自纪连海康熙来了:纪连海
10、辣说康熙帝 材料二 康熙晚年,吏治松弛,贪污腐败,已然成风,再加上常年西北用兵,黄河泛滥成灾,造成了整个国 库亏空甚多。随着地主经济的复苏,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地权转移因土地买卖而加速。农村里分化 出大批无业光丁。同时,人丁逃亡和丁役不均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雍正时,将人丁税摊入地亩,按 地亩多少,定纳税之数目。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纳。是谓“摊丁入地”,一举取消了人头税。 实行“耗羡(官府在征收赋税时借口征收钱粮有损耗而额外加征)归公”,将此项附加费变为法定税款、 固定税额,由督抚统一管理,所得税款,除办公费用外,作为“养廉银”发给官吏。 摘编自论雍正王朝经济改革的得失 (1)根据材
11、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康雍时期经济改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二者经济改革的落脚点 是什么?(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二者在赋税改革上有何继承性。其主要的积极意义是什么?(10 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百年来国际货币体系的变迁(如下图) 摘编自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 请以“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动”为视角,任选其中两段国际货币体系时期,结合史实对其建立和发展变迁 的过程进行简要叙述。(20分) 参考答案 第五单元综合检测 1.D 七国之乱平息后,诸侯国已经不再具有同中央对抗的条件,中央集权大大加强,故 A项 错误;西汉统一铸币权后,中央财政实力迅速增强
12、,B项是结果而不是原因,故错误;重农抑商政策 主张重视农业,限制工商业的发展,材料与重农抑商政策无关,故 C项错误;汉武帝统治期间,经济 上统一铸币权,把铸币权收归中央,以经济的大一统巩固政治大一统,故 D项正确。 2.B 以重量命名钱币始于秦朝铸造半两钱,故 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币制 逐渐规范,通宝钱的使用范围扩大,表明它顺应了当时经济发展的需求,故 B项正确;秦朝半两钱 奠定了我国古代铜铸币的基本样式,通宝钱未改变铜铸币的基本样式,故 C项错误;通宝钱的改革 只是结束了钱币实际重量与书文重量脱钩的现象,更加规范了货币制度,而不是使五铢钱的价值 完全丧失,故 D项错误。 3.
13、C “白银成为唯一流通的货币”表述过于绝对化,故 A项错误;明朝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不可能出现货币经济,故 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此时白银广泛使用,银本位货币制度逐渐形成, 故 C项正确;材料“大量商品开始用银计价”“工资、田赋、盐课、关税、官府收入、外贸交易都 大量用银”说明传统货币制度并未完全崩溃,故 D项错误。 4.D 1935年,国民政府还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全面抗战还未开始,因此不会涉及集 中力量应对战争的紧张局势问题,故 A项错误;币制改革导致通货膨胀,成为国民经济崩溃的重要 原因,故 B项错误;改革中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影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故 C项错误;1935年
14、处 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长期内战导致财政困难,币制改革加强了对金融的管理和垄断,故 D 项正确。 5.D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上海刚解放时,银元投机极为猖獗,威胁政府政权,故需要政 府监管市场,掌握市场的领导权,故 D 项正确;由材料“解放军可以打进上海,人民币则进不了上海” 可知上海已经解放,排除 A项;材料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不法投机商制造混乱威胁政权,而不是 人民对银元有盲目的依赖感,排除 B项;材料反应不法投机商制造市场混乱,造成银元猛涨刺激物 价攀升,而不是人民币造成的,排除 C项。 6.D 材料中“放弃金本位”、货币“贬值”、提高关税,反映的是经济危机中各国为自身利益 而相互转
15、嫁危机,不利于经济危机的渡过,故 A项错误;这些措施会阻碍世界贸易的发展,故 B项 错误;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故 C项错误;各国之间相互转嫁危机,使得经济 危机严重化,加剧了国家之间的矛盾,故 D项正确。 7.A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普遍衰落,英镑的国际货币地位受到冲击,以美元为中心的布 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故 A项正确;材料强 调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美国确立经济霸权的工具,而不是强调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助于战后世 界经济复苏与发展,故 B项错误;关贸总协定有助于世界贸易规范化,故 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 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助于美国
16、确立世界经济霸权,而不是强调该体系对战后世界经济秩序的影响, 故 D项错误。 8.C 材料体现的是美元霸主地位受到冲击,没有体现黄金市场的投机现象,故 A项错误;材 料反映了随着经济的发展,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受到冲击,没有 体现东西方市场体系的矛盾加深,故 B项错误;根据材料“伦敦黄金市场的成交量达 350400 吨”“不再维持黄金官价,黄金市场听其自由上涨”“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仍可按黄金官价以美元限 量向美国兑换黄金”可知,随着全球贸易进程与金融高速发展,固定汇率制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求, 说明美国已无力维持美元等同于黄金的地位,反映了以美元为中心的霸主地位受到冲击
17、,故 C项 正确;材料没有强调西欧经济共同体力量的增强,故 D项错误。 9.B 材料主要描述的是汉初解决流民问题的方法,防止土地兼并及开发关中地区与材料无 关,故 A、D两项错误;“免徭役”和“原先因逃避战乱流亡的民众回到原籍,重新成为编籍内的民户” 有利于减少流民带来的社会问题,稳定统治秩序,故 B项正确;材料中的“免徭役”并不能说明增加 赋税收益,故 C项错误。 10.D 由材料“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口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租、庸、 调之法坏而为两税”可以得出其认为租庸调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出现了两税法,由此 可知,其反映的是两税法出现的原因,故 D项正确;
18、A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材料没有涉及租庸调制 的积极作用,故 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两税法的影响,故 C项错误。 11.B 一条鞭法把徭役“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摊丁入亩”取消人头税,均表明当时 的政府放松了对民众的人身控制,有利于自由劳动力的形成和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故 B项正确; 这种赋税改革对土地兼并现象没有影响,也没有加重农民负担,故 A、C两项错误;明清经济政策 没有改变,一直是重农抑商,故 D项错误。 12.B “积累莫返之害”是指历代赋税改革本质上都在不断地加重农民的负担;“所税非所出 之害”是指农民缴纳赋税由实物地租完全转为货币地租,遭受了商人的盘剥;“田土无等第之害”是
19、 指不分土地好坏、肥瘦差异,按统一的标准征收,对于耕种贫瘠土地的农民来说极为不利。“三害” 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赋税负担,百姓困苦不堪,故 B项正确。 13.D 对中国而言,子口税制度的弊端远远大于获利,故 A项错误;南京条约的签订表明 中国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故 B项错误;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经济侵略方式开始转变,故 C项 错误;材料“只需再缴纳 2.5%的子口税,便可任意输往中国内地”可知子口税制度利于英国商品流 通,能够刺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传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有冲击作用,故 D项正确。 14.C 材料未涉及南京国民政府废除苛捐杂税,故 A项错误;关税收入在逐年增加,原因在于 政府政策,故
20、 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国民政府实行关税自主政策,重视提高关税税率, 使关税收入提高,故 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 D项错误。 15.D 在 20世纪 90年代中期,我国就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这与 材料时间不符,故 A项错误;在 21世纪初,中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与材料 时间不符,排除 B项;材料中的图片反映的是中国的自贸区设立情况,而不是经济特区,故 C项错 误;通过题干中的图片可知,中国自贸区在 20132017年,其数量由 1个发展为 11个,呈增长态势, 这反映了当代中国的开放意识和坚定自信,故 D项正确。 16.
21、参考答案 (1)原因:清初长期战争,经济破坏严重;土地兼并,政府收入减少,社会矛盾激化; 封建统治固有的腐败顽疾;从根本上巩固清初在全国的统治。 落脚点:从重视农业、稳定农业入手。 (2)继承性:由康熙皇帝固定全国人丁数到雍正皇帝废除人丁税,并在税收手段上进一步规范 化。 意义:赋税规范征收,手续简化,一定程度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农民和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 系进一步松弛;从根本上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进而推动商品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康熙、雍正时期的社会发展阶段和封建社会的发展特点及 材料“康熙晚年,吏治松弛,贪污腐败,已然成风,再加上常年西北用兵,黄河泛滥
22、成灾,造成了整个国 库亏空甚多。随着地主经济的复苏,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同时,人丁逃亡和丁役不均引起了 一系列连锁反应”进行归纳总结。第二小问,从二者改革的内容来看,都是对农业的改革,体现了 对农业的重视。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康熙皇帝让丁税固定了下来,材料二雍正皇帝“摊 丁入地”“一举取消了人头税”等信息分析。第二小问,从减轻农民负担、农民人身依附关系进一 步松弛、推动商品经济发展等角度回答。 17.参考答案 阶段一:古典金本位时期 叙述:19世纪中期,英镑随着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成为国际主导货币,促进了资本主义 世界经济体系的初步建立;20世纪初,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衰落也
23、使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 体系严重动摇,世界经济秩序陷入长期的动荡和混乱。 阶段二: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 叙述:20世纪中期,布雷顿森林体系随着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得以建立,有力地促 进了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0世纪 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经济三足鼎立,美 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财政赤字巨大,国际收入情况恶化,通货膨胀加剧等原因加速了布雷顿森 林体系的崩溃。 阶段三: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经济的复苏和发展继续支撑着美元的国际主导货币地位,世界经济 逐步进入贸易自由化时代;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俄、欧、日等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加速了国际 经济格局和货币体系的多元化进程,促进了世界经贸向自由化和均衡化方向发展。 解析 由材料可知,18701914年为古典金本位时期,19451973年为布雷顿森林体系时 期,19751986年为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即可选其中两段国际货币体系时期, 结合史实对其建立和发展变迁的过程进行简要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