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复习专题11《数列求和方法之分组并项求和法》讲义及答案.docx

上传人(卖家):副主任 文档编号:3154927 上传时间:2022-07-24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1.7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数学复习专题11《数列求和方法之分组并项求和法》讲义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高考数学复习专题11《数列求和方法之分组并项求和法》讲义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高考数学复习专题11《数列求和方法之分组并项求和法》讲义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11 数列求和方法之分组并项求和法一、单选题 1已知数列满足,且是等比数列,则( )A376B382C749D7662若在边长为的正三角形的边上有(,)等分点,沿向量的方向依次为,记,若给出四个数值:;则的值可能的共有( )A0个B1个C2个D3个3若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则( )A45B65C69D二、解答题4设为等差数列,是正项等比数列,且,.在,这两个条件中任选一个,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你选择的条件并求数列和的通项公式;(2)在(1)的条件下,若,求数列的前项和.5已知数列an中,已知a11,a2a,an1k(anan2)对任意nN*都成立,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1)若an是等

2、差数列,求k的值;(2)若a1,k,求Sn.6在数列中,.(1)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2)求的前项和.7已知正项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满足是和的等差中项,.(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令,求数列的前项和.8在,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问题中并作答.已知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差数列,其前n项和为,_,且,成等比数列.(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求.9已知数列是等差数列,是其前项和,且(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求数列的前项和10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为,前项和为,且满足,成等比数列.(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若,求数列的前项和.11已知是等比数列,数列满足,且是等差数列(1)

3、求数列和的通项公式;(2)求数列的前项和12设数列的前项和为,且.(1)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并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2)若数列中,求数列的前项和.13已知是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且,成等比数列(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求数列的前n项和14已知数列满足奇数项成等比数列,而偶数项成等差数列,且,数列的前n项和为()求;()当时,若,试求的最大值15在,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横线上,并解答问题.已知等比数列的公比是,且有 ().(注: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那么按照第一个解答计分)(1)求证:;(2)求数列的前项和为.16设是数列的前n项和,已知,(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求

4、数列的前项和.17已知等差数列中,且.(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若是等比数列的前3项,求的值及数列的前项和18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若,求数列的前n项和.19已知数列中,为数列的前n项和,若对任意的正整数n都有.(1)求a的值;(2)试确定数列是不是等差数列;若是,求出其通项公式,若不是,说明理由;(3)记,求数列的前n项和.(4)记是否存在正整数M,使得不等式恒成立,若存在,求出M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0已知数列的首项,.(1)求证:数列为等比数列;(2)记,若,求最大正整数.21已知数列满足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

5、,求数列的前n项和22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求数列的前项和.23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有边长为2的正方形,取其对角线的一半,构成新的正方形,再取新正方形对角线的一半,构成正方形如此形成一个边长不断缩小的正方形系列.设这一系列正方形中心的纵坐标为,其中为最大正方形中心的纵坐标.(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若数列的奇数项构成新数列,求的前n项和.24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数列中,.(1)求的通项公式;(2)若,求数列的前项和.25已知有限数列an,从数列an 中选取第i1项、第i2项、第im项(i1i2im),顺次排列构成数列ak,其中bkak,1km,则称新

6、数列bk为an 的长度为m的子列规定:数列an 的任意一项都是an 的长度为1的子列若数列an 的每一子列的所有项的和都不相同,则称数列an 为完全数列设数列an满足ann,1n25,nN*()判断下面数列an 的两个子列是否为完全数列,并说明由;数列(1):3,5,7,9,11;数列 (2):2,4,8,16()数列an 的子列ak长度为m,且bk为完全数列,证明:m的最大值为6;()数列an 的子列ak长度m5,且bk为完全数列,求的最大值三、填空题41数列的通项公式,其前项和为,则_.42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则的值为_.43在数列中,若,记是数列的前项和,则_.44已知等差数列中,则数列

7、的前n项和=_.45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为_.设,求数列的前项和_.46已知数列满足,为的前项和,记,数列的前项和为,则_47设为数列的前项和,若(),则_.四、双空题48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则_;若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_.49设数列中,则_,数列前n项的和_.50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满足,则_;_专题11 数列求和方法之分组并项求和法一、单选题 1已知数列满足,且是等比数列,则( )A376B382C749D766【答案】C【分析】利用累加法求出通项,然后利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求解即可【详解】由已知得,而是等比数列,故,化简得,故选:C【点睛】关键点睛:解题关键

8、在于利用累加法求出通项,难度属于中档题2若在边长为的正三角形的边上有(,)等分点,沿向量的方向依次为,记,若给出四个数值:;则的值可能的共有( )A0个B1个C2个D3个【答案】A【分析】由题意,存在实数,使得,则,计算数量积,得到,推出,结合题中条件,由赋值法,分别判断,即可得出结果.【详解】由题意,存在实数,使得,则,所以,所以,令,解得;令,解得;令,解得;令,解得;所以的值不可能取所给的四个数值.故选:A.【点睛】思路点睛:向量数量积的问题,在求解时,可根据向量向量积的运算法则,由转化法求出数量积;也可利用建系的方法,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得出所需向量的坐标,根据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求解

9、.3若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则( )A45B65C69D【答案】B【分析】由题意可得,从而可得,进而可得答案【详解】因为,所以,则 ,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由数列的通项公式求一些项的和,利用了并项求和法,属于基础题二、解答题4设为等差数列,是正项等比数列,且,.在,这两个条件中任选一个,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你选择的条件并求数列和的通项公式;(2)在(1)的条件下,若,求数列的前项和.【答案】(1)条件选择见解析,;(2).【分析】(1)设的公差为,的公比为,根据所选的条件结合已知条件得出和的方程组,解出这两个量的值,利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求得数列和的通项公式;(2)求得,利用分组

10、求和法可求得.【详解】(1)选择:设的公差为,的公比为.则根据题意有,解得,所以,;选择:设的公差为,的公比为.则根据题意有,解得,所以,;(2)由(1)可知,所以.【点睛】方法点睛: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1)对于等差等比数列,利用公式法直接求和;(2)对于型数列,其中是等差数列,是等比数列,利用错位相减法求和;(3)对于型数列,利用分组求和法;(4)对于型数列,其中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利用裂项相消法.5已知数列an中,已知a11,a2a,an1k(anan2)对任意nN*都成立,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1)若an是等差数列,求k的值;(2)若a1,k,求Sn.【答案】(1);(2).【分

11、析】(1)根据等差中项可得,从而求出.(2)根据题意可得,讨论n是偶数或n是奇数,利用分组求和即可求解.【详解】(1)若是等差数列,则对任意,即,所以,故(2)当时,即.所以,故,所以,当n是偶数时,当n是奇数时,综上,.【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了分组求和,解题的关键是求出,考查了计算求解能力.6在数列中,.(1)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2)求的前项和.【答案】(1)证明见解析;(2).【分析】(1),变形为,进而证明结论;(2)由(1)可得:,再利用分组求和即可得出.【详解】(1)证明:,.又因为,数列是首项为1,公比为5的等比数列,(2)由(1)可得:,的前项和【点睛】方法点睛:数列求

12、和的方法(1)倒序相加法:如果一个数列的前项中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项的和相等或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求这个数列的前项和即可以用倒序相加法(2)错位相减法:如果一个数列的各项是由一个等差数列和一个等比数列的对应项之积构成的,那么这个数列的前项和即可以用错位相减法来求;(3)裂项相消法:把数列的通项拆成两项之差,在求和时,中间的一些像可相互抵消,从而求得其和;(4)分组转化法: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由若干个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或可求和的数列组成,则求和时可用分组转换法分别求和再相加减;(5)并项求和法:一个数列的前项和可以两两结合求解,则称之为并项求和,形如类型,可采用两项合并求解.7已知正项等比数列的

13、前项和为,且满足是和的等差中项,.(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令,求数列的前项和.【答案】(1);(2).【分析】(1)直接利用已知条件建立等量关系求出数列的公比,进一步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2)利用(1)的结论,进一步利用分组法求出数列的和.【详解】(1)正项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满足是和的等差中项,设公比为,则,整理得:,由于,即,即,因为,所以解得, 所以.(2)由于,所以.【点睛】关键点点睛:第二问分组后利用等差、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求和是解题关键.8在,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问题中并作答.已知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差数列,其前n项和为,_,且,成等比数列.(1)求数列的通项公

14、式;(2)设,求.【答案】(1);(2)【分析】(1)利用,成等比数列,可得,若选:由得:,即可解出和的值,即可求出的通项公式;若选:由可得,即可解出和的值,即可求出的通项公式;若选:由,可表示出,结合,成等比数列,即可解出和的值,即可求出的通项公式;(2)由(1)可得,分为奇数和偶数,利用并项求和即可求解.【详解】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差数列,成等比数列.所以,即,整理可得,若选:,则,即,由可得代入可得:,解得或(舍)所以,所以,若选:,即,代入得:,即 解得:或不符合题意;若选:,则,代入可得解得:或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2),当为偶数时,当为奇数时,所以.【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得关键

15、点是分别由条件结合,成等比数列计算出和的值,由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差数列,所以,第二问中正负交错的数列求和,需要用奇偶并项求和,注意分为奇数和偶数讨论.9已知数列是等差数列,是其前项和,且(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求数列的前项和【答案】(1);(2)【分析】(1)由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结合已知即可求公差,进而写出通项公式即可.(2)由(1)结论,有,首先分组,再结合等差等比前n项和公式求【详解】(1)数列是等差数列,是其前项和, ,解得,(2), 10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为,前项和为,且满足,成等比数列.(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若,求数列的前项和.【答案】(1);(2).【分析】(

16、1)由和,成等比数列,求得,即可求得数列的通项公式.(2)由(1)和,可得,结合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即可求解.【详解】(1)由题意,数列中,因为,可得,又由,成等比数列,可得,即,可得,联立方程组,解得,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2)由(1)和,可得,则,即.11已知是等比数列,数列满足,且是等差数列(1)求数列和的通项公式;(2)求数列的前项和【答案】(1);(2).【分析】(1)首项求出,然后求出,然后可得;(2)分别算出数列、的前项和即可.【详解】(1)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由题意得, 解得 所以 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由题意得所以 从而 (2)由(1)知数列的前项和为;数列的前项和为

17、 所以,数列的前项和为 12设数列的前项和为,且.(1)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并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2)若数列中,求数列的前项和.【答案】(1)证明见解析;(2).【分析】(1)当时,由,可得,两式相减,可化为,结合等比数列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2)由题知数列是等差数列,则,再利用分组求和法求数列的前项和.【详解】(1)证明:当时,当时, 由得:, ,即,故数列是以2为公比,首项为的等比数列,得.(2)由题得:,故是以2为公差,2为首项的等差数列,.【点睛】方法点睛:本题考查数列求通项公式与求和问题,求数列和常用的方法:(1)等差等比数列:分组求和法;(2)倒序相加法;(3)(数列为等差数列

18、):裂项相消法;(4)等差等比数列:错位相减法.13已知是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且,成等比数列(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求数列的前n项和【答案】(1);(2)【分析】(1)根据等比中项的性质,结合等差数列的通项求出公差,即可得出数列的通项公式;(2)由(1)得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再由分组求和法,结合等差、等比的求和公式求解即可.【详解】解:(1)由题设知公差,由,成等比数列得解得或(舍去)故的通项公式为(2)由(1)知,由分组求和法得14已知数列满足奇数项成等比数列,而偶数项成等差数列,且,数列的前n项和为()求;()当时,若,试求的最大值【答案】(),或,; ()【分析】()设等比数列的公

19、比为,等差数列的公差为,代入已知条件求出,得通项公式;()用分组求和法求出,得,然后用作差法确定数列的单调性,得最大值【详解】()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等差数列的公差为,则,因为,所以,解得,若,则,若,则,所以,()因为,所以,由,所以当时,当时,所以的最大项为【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考查分组求和法,数列的增减性求通项公式的方法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基本量法,即求出公比和公差后直接写出通项公式,只是注意两解,要写成统一形式数列求和用的分组求和法,数列求和还有其他一些特殊方法:错位相减法,裂项相消法,倒序求和法等他们都是对应的着特殊数列的求和数列的单调性一般用作

20、差法确定,即确定的正负,得数列的增减性,从而得最大项或最小项对于以幂的形式给出的通项公式不等增数列还可能用作商法确定增减性15在,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横线上,并解答问题.已知等比数列的公比是,且有 ().(注: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那么按照第一个解答计分)(1)求证:;(2)求数列的前项和为.【答案】(1)证明见解析;(2).【分析】不管选哪一个条件,方法都一样:(1)由基本量法求出,得通项公式;(2)用分组求和法求【详解】若选择,(1)设数列公比为,则,又,解得,;(2)由(1)得若选择,(1)设数列公比为,则,故解得,;(2)由(1)得若选择,(1)设数列公比为,又,故解得

21、,(2)由(1)得【点睛】方法点睛:本题考查求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考查分组求和法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设数列是等差数列,是等比数列, (1)公式法: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求和直接应用公式求和;(2)错位相减法:数列的前项和应用错位相减法;(3)裂项相消法;数列(为常数,)的前项和用裂项相消法;(4)分组(并项)求和法:数列用分组求和法,如果数列中的项出现正负相间等特征时可能用用并项求和法;(5)倒序相加法:满足(为常数)的数列,需用倒序相加法求和16设是数列的前n项和,已知,(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求数列的前项和.【答案】(1);(2).【分析】(1)利用当时,可推出数列为等比数列,即可

22、求出通项公式;(2)化简,分为奇数,偶数,求和即可.【详解】(1)因为,所以当时,两式相减得,所以,当时,则所以数列为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故(2)由(1)可得所以故当为奇数时, 当为偶数时,综上17已知等差数列中,且.(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若是等比数列的前3项,求的值及数列的前项和【答案】(1);(2),.【分析】(1)利用,且列出关于首项与公差的关系式,求出公差与首项,即可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利用(1)的结论,可得,利用分组法求,结合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可求出数列的和【详解】(1)数列是等差数列,设公差为.由知,且,故.再由,得,故.所以:(2)若,是等比数列的前3

23、项则,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得到:,代入上式解得:而等数列中,c,所以:等比数列的公比为.于是:则故【点睛】利用“分组求和法”求数列前项和常见类型有两种:一是通项为两个公比不相等的等比数列的和或差,可以分别用等比数列求和后再相加减;二是通项为一个等差数列和一个等比数列的和或差,可以分别用等差数列求和、等比数列求和后再相加减.18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若,求数列的前n项和.【答案】(1);(2)【分析】(1)根据,由题中条件,即可求出通项;(2)先由(1)得到,再由分组求和的方法,利用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即可得出结果.【详解】(1)因为,当时,当时,;也满

24、足上式;(2)由(1)可得:,.19已知数列中,为数列的前n项和,若对任意的正整数n都有.(1)求a的值;(2)试确定数列是不是等差数列;若是,求出其通项公式,若不是,说明理由;(3)记,求数列的前n项和.(4)记是否存在正整数M,使得不等式恒成立,若存在,求出M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1);(2)数列是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为;(3);(4).【分析】(1)令,即得结果;(2)将代入,作差整理得,再结合作差整理,即得,即证数列是等差数列,再计算通项公式即可;(3)先利用(2)求,再化简得到通项公式,最后累加相消即得;(4)先化简,利用单调性判断其取值范围,再解决恒成立问题得到M范

25、围,即可得到最小值.【详解】解:(1)对任意的正整数n都有,令则,即故;(2),故,则,作差得,化简整理得,则,作差得,化简整理得,故数列是等差数列,首项为,公差为,故通项公式为;(3)由(2)知数列的前n项和,故,故;(4),易见是递减数列,故即.依题意不等式恒成立,即有,故正整数M的最小值为3.【点睛】证明等差数列的方法:1.定义法;2.等差通项法;3.观察法,利用公式特征观察判断,只用于小题中.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1.公式法;2.裂项相消法;3.倒序相加法4.错位相减法;5.并项求和法.20已知数列的首项,.(1)求证:数列为等比数列;(2)记,若,求最大正整数.【答案】(1)证明见解析

26、;(2)99.【分析】(1)对递推关系两边取倒数,再进行构造,即可得答案;(2)求出,再利用分组求和法,即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再解不等式,即可得答案;【详解】(1)证明:,又,(),数列为等比数列;(2)由(1),可得,若,则,最大正整数的值为.【点睛】形如的递推关系求通项公式,常可以用构造法进行求解;数列不等式的解,要充分利用为整数进行代入求解.21已知数列满足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求数列的前n项和【答案】(1),;(2)【分析】(1)由已知条件得,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得出;且,当时,当时,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得出;(2)由(1)得,利

27、用分组求和即可【详解】(1)因为,所以为首项是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所以又当时,所以,当时, 由得,即,所以是首项为1,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故(2)由(1)得,所以【点睛】方法点睛:求数列通项公式的方法:1.定义法:利用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定义;2.利用 与 的关系: ;3.累加法: ;4.累乘法:;5.构造法:;6.取倒数或者取对数22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求数列的前项和.【答案】(1);(2).【分析】(1)由,可得数列是等比数列,求出通项公式即可;(2)由(1)得到,按为偶数和为奇数分类,利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和并向求和法得出数列的前项和【详解】(1)

28、当时,所以;当时,因为,所以,两式作差得,即,因为,所以数列是首项为3,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故.(2),当为偶数时,前项和;当为奇数时,前项和,则【点睛】方法点睛:本题考查等比数列的证明,考查数列的求和,数列求和的方法总结如下:1.公式法,利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进行计算即可;2.裂项相消法,通过把数列的通项公式拆成两项之差,在求和时中间的一些项可以相互抵消,从而求出数列的和;3.错位相减法,当数列的通项公式由一个等差数列与一个等比数列的乘积构成时使用此方法;4.倒序相加法,如果一个数列满足首末两项等距离的两项之和相等,可以使用此方法求和23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有边长为2的正方形,取其

29、对角线的一半,构成新的正方形,再取新正方形对角线的一半,构成正方形如此形成一个边长不断缩小的正方形系列.设这一系列正方形中心的纵坐标为,其中为最大正方形中心的纵坐标.(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若数列的奇数项构成新数列,求的前n项和.【答案】(1);(2).【分析】(1)由题意可知,再由第2n-1个正方形到直线的距离为和第2n个正方形到直线的距离为,得出数列的通项公式;(2)由(1)知,利用分组求和法得出的前n项和.【详解】(1)由题意可知,第2n-1个正方形到直线的距离为,即;第2n个正方形到直线的距离为,即,.(2)由(1)知,则,.【点睛】方法点睛:本题考查数列的通项公式,考查数列的求

30、和,数列求和的方法总结如下:1.公式法,利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进行计算即可;2.裂项相消法,通过把数列的通项公式拆成两项之差,在求和时中间的一些项可以相互抵消,从而求出数列的和;3.错位相减法,当数列的通项公式由一个等差数列与一个等比数列的乘积构成时使用此方法;4.倒序相加法,如果一个数列满足首末两项等距离的两项之和相等,可以使用此方法求和24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数列中,.(1)求的通项公式;(2)若,求数列的前项和.【答案】(1);(2).【分析】(1)令可求得的值,令,由可得出,两式作差可得出,且有,可知数列为等比数列,确定该数列的首项和公比,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求得数列

31、的通项公式;(2)利用累加法可求得,可得,进而可求得数列的前项的和.【详解】(1)当时,;当时,由可得出,两式作差得,即,则,且,所以,数列是等比数列,且首项为,公比也为,;(2)由题意得,所以,且,则,所以,所以,所以,所以,易得也适合上式,所以的前项和为.【点睛】本题考查利用与之间的关系求通项,同时也考查了并项求和法,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25已知有限数列an,从数列an 中选取第i1项、第i2项、第im项(i1i2im),顺次排列构成数列ak,其中bkak,1km,则称新数列bk为an 的长度为m的子列规定:数列an 的任意一项都是an 的长度为1的子列若数列an 的每一子列的所有项

32、的和都不相同,则称数列an 为完全数列设数列an满足ann,1n25,nN*()判断下面数列an 的两个子列是否为完全数列,并说明由;数列(1):3,5,7,9,11;数列 (2):2,4,8,16()数列an 的子列ak长度为m,且bk为完全数列,证明:m的最大值为6;()数列an 的子列ak长度m5,且bk为完全数列,求的最大值【答案】()数列(1)不是an的完全数列;数列(2)是an的完全数列;理由见解析()证明见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信息的应用和定义的应用整理出结果()根据定义的应用求出子列的长度假设长度为m7,不妨设m7,得出矛盾,再说明长度为6时满足条件.()利用信息的应用

33、和关系式的恒等变换的应用求出最大值【详解】()数列 (1)不是an的完全数列;数列 (2)是an的完全数列理由如下:数列 (1):3,5,7,9,11中,因为3+95+712,所以数列(1)不是an的完全数列;数列 (2):2,4,8,16中,所有项的和都不相等,数列(2)是an的完全数列()假设数列bk长度为m7,不妨设m7,各项为b1b2b3b7考虑数列bk的长度为2,3,7的所有子列,一共有2717120个记数列bk的长度为2,3,7的所有子列中,各个子列的所有项之和的最小值为a,最大值为A所以ab1+b2,Ab1+b2+25+24+23+22+21b1+b2+115所以其中必有两个子列

34、的所有项之和相同所以假设不成立再考虑长度为6的子列:12,18,21,23,24,25,满足题意所以子列bk的最大长度为6()数列an 的子列bk长度m5,且bk为完全数列,且各项为b1b2b3b5所以,由题意得,这5项中任意i(1i5)项之和不小于2i1即对于任意的1i5,有,即对于任意的1i5,设(i1,2,3,4,5),则数列ci的前j项和Dj0(j1,2,3,4,5)下面证明:因为()(),0所以,当且仅当(i1,2,3,4,5)时,等号成立所以求的最大值为【点睛】本题考查数列的新定义,考查反证法的应用,考查关系式的恒等变换的应用,属于难题.三、填空题26数列的通项公式,其前项和为,则

35、_.【答案】.【分析】由于,可得数列的所有奇数项为,前项的所有偶数项共有项,从而可求得其结果【详解】因为,所以数列的所有奇数项为,前项的所有偶数项共有项,所以.故答案为:101027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则的值为_.【答案】【分析】由已知构造等比数列,求出通项得解.【详解】,故数列是以2为公比,以为第二项的等比数列,故,故,故答案为:【点睛】(的常数)递推关系求通项,构造等比数列是解题关键,属于基础题.28在数列中,若,记是数列的前项和,则_.【答案】【分析】当为奇数时,可得数列的奇数项为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当为偶数时,可得偶数项的特征,将所求问题转化为奇数项和偶数项求和即可.【详解】,当为奇数

36、时,即数列的奇数项为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当为偶数时,故答案为:2550.【点睛】关键点点睛:(1)得到数列的奇数项为公差是2的等差数列;(2)得到数列的偶数项满足.29已知等差数列中,则数列的前n项和=_.【答案】【分析】利用两角差的正切公式可得到,从而可得到数列的通项公式,再代入求和化简即可得到结果。【详解】,又等差数列中,故答案为:【点睛】关键点睛:本题考查数列求和,解题的关键是会逆利用两角差的正切公式,得到数列的通项公式,在求和的过程中巧用相消法得到数列的和,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与运算求解能力,属于中档题.30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为_.设,求数列的前项和_.【答案】 【分

37、析】根据写式子,两式子相减整理得,再验证时是否成立,即可写出通项公式.由已知可得,运用分组求和即可得到答案.【详解】,由可得:,即,又当时,有满足,;由已知可得:,所以,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已知数列前项和为与的关系求通项,注意验证是否满足,考查分组求和,属于中档题.31已知数列满足,为的前项和,记,数列的前项和为,则_【答案】【分析】由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求得,得到,利用分组求和,即可求解.【详解】由题意,数列满足,则,则,则.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项和公式的应用,以及数列的分组求和,其中解答中熟记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合理应用分组求和求解是解

38、答的关键,着重考查推理与运算能力.32设为数列的前项和,若(),则_.【答案】【分析】分为奇数、为偶数两种情况讨论,可得数列的特点,然后可算出答案.【详解】当为奇数时,则,当为偶数时,则,又,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数列的递推公式和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属于基础题.四、双空题33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则_;若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_.【答案】 【分析】先由递推公式,得到数列是等比数列,求出,根据分组求和,即可得出;再由恒成立,分离参数,得到,恒成立,求出的最大值,即可得出结果.【详解】由,得,所以数列是首项为1,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所以,.又,所以恒成立,即,恒成立.令,则,所以是递减

39、数列,所以,即,实数的取值范围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由递推关系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考查分组求和的方法求数列的和,考查数列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属于常考题型.34设数列中,则_,数列前n项的和_.【答案】 【分析】利用递推公式即可求的值,利用并项求和可求.【详解】令得,可得,令得,可得,令得,可得,令得,可得,由可得:,.,以上个式子累乘得:, 当时,所以此时当时,所以此时当时,所以此时,当时,所以此时,所以,故答案为: ,【点睛】方法点睛:对于数列的通项中含有 的情况要分是奇数和偶数,采用奇偶并项求和,但该题目是由于两项正数两项负数,需要分,四类.35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满足,则_;_【答案】 5 【分析】先构造数列,根据,计算,即得;根据相邻项乘积定值,得奇偶特征,计算即可.【详解】依题意,设,则,故,故;因为,故以此类推,n是奇数,故,n是偶数,故,所以.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数列相邻项的递推公式和分组求和,属于中档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数学 > 高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高考数学复习专题11《数列求和方法之分组并项求和法》讲义及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副主任)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